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论文:浅谈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
《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人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那么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呢?
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学既然是师生两厢情愿方能奏效的事,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当做学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爱好等,洞悉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其施加关爱,嘘寒问暖,让学生感觉到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知识,还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力争取得“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准备状态,消除彼此的心理隔阂,产生亲近感,愿意互相合作。另外教师还必须时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观,教学环节的设置、问题的提出都从学生实际出发,绝不越俎代庖,绝不架空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地,而是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的乐园。在教学《窦娥冤》一课时,有学生特别反对窦娥立下的第三桩誓愿,认为殃及无辜百姓,太自私,我表扬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鼓励他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传阅,学生们很受感染,找到了课堂主人的感觉,也产生了成功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教师了解尊重学生,学生就更加信任尊重老师,就能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兴奋点,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高为师,语文知识内容丰富,天文地理包罗万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抱着几本教材和参考书是难以提高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重任的。《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终生在传授知识中度过,终生在汲取知识中进取,就必须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去钻研知识,哪怕一字一词也要仔细琢磨。广泛涉猎,使知识的流水越存越多越新,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在备课时,为了理解一篇课文、一个作家、一个事件,甚至一个字,往往要查阅几种书刊,而由此又牵涉到另外一些书刊,越涉越远,越远越深。例如,备《雷雨》一课时,我预想到学生会对周朴园、鲁侍萍之间的纠葛产生分歧,就设计了侍萍状告周朴园的环节,为此必须了解法律诉讼方面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我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诸如诉讼状的撰写、列庭的程序、法律仲裁等,授课时,学生果真争执起来,我把自己的设计说出来,同学们兴趣盎然,分别为双方打起官司,学写诉状,我在旁边指导,提供法律援助。双方辩论激烈,措辞严密,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又了解了有关法律知识,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互助意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备课是每位教师在不断学习中修炼的好方法,久而久之知识面广了,容量大了,就能应付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引导学生领略大语文的风光,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三教学时应富有美感和激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大都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结晶,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语文教师必须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以美的艺术指导学生进入美的胜境,春风化雨般地进行思想教育,美化学生的心灵,时刻不忘教学的美育功能。如讲《麦琪的礼物》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主题时,我便给他们讲了欧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后一片藤叶》,通过
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论文:浅谈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