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通过对陶器的观赏,培育学生对陶器的观赏实力,
从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1、陶器与瓷器的区分。
2、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化。
教学难点:
陶器的制作和装饰。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实物陶器和瓷器。
一、导入新课
1、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家乡,播放陶器——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最早的造型艺术
陶器属于造型艺术,180万年前原始人打制第一个石制工具,那就是最早的造型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为了生存,不断打制各种形态的石器工具,打制的过程中渐渐培育起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展示图片)。
2、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出现和火的独创与运用有着亲密关系(讲解),大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种造型,然后晒干,烧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记着原始人阶段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类在长期实践对陶器进行了装饰,以便形成后来的陶器是好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是“陶瓷”,其实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在西汉时陶器和瓷器才分开。
展示实物——让学生鉴别陶与瓷的区分——老师总结展示画面。
4、彩陶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记,是指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作色料,在陶胎上绘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彩陶一:《人面鱼纹盆》
分析: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距今 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陶盆质地细腻,造型敦厚,简洁朴实,尤其是盆内壁用红黑色调绘出的两组相对的人面鱼纹,在圆形的人面上有发髻,两耳左右各画一条小鱼,口内衔两鱼,在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儿在游动,形成相互追逐的动势,线条简练而生动,反映出渔民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建热忱。(图片)
彩陶二:《舞蹈纹彩陶盆》
分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内壁口沿画三组舞蹈人,各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略微叉开,头有发辫,身有尾饰。从发辫和尾饰运动的方向,明显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盛水之后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人们在岸边歌舞,别有一番情趣,无论从题材、装饰、考古方面都具有不行忽视的价值。
探讨、提问:原始人为什么把图案装饰在盆的内侧?
分析:当时的原始人都是席地而坐,无论拿在手上还上放在地上,多数是俯视,看到的是盆的内壁。
彩陶三:《漩涡纹尖底瓶》
分析:好用功能:装水的容器。瓶口小,携带时,水不简单溢出来,尖底可以干脆插入松软的土中,以防倾斜使水外溢,两侧穿绳的耳,注满水可以用绳子提出水面。审美功能:采纳漩涡纹图案,以漩涡为中心,用点、线、面结合,具有奔放的美感。
彩陶四:《彩陶瓮》
分析: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是储谷的器具,造型圆浑,饱满,口内侧有弧线纹,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如同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5、白陶
商代为鼎盛时期,基本上都是手制,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较多烧制与运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白陶鬶》这是煮食的饮具,如同昂首摇尾的动物,采纳三条腿具有稳定性,口部便于倒物,尾巴易拿,整个陶器有挺立的气概。
展示陶器三件——提问——造型与装饰有哪些改变
造型
简洁———困难(象形,不对称)
装饰
简—繁、平面—立体
6、黑陶
《黑陶蛋壳杯》
分析:制酒器,出土于山东日照,藏于山东博物馆,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陶器,特点:胎体较薄,胎质细腻,漆黑光亮,从造型上看显的名贵、高雅。
7、陶器的制作与装饰
①制胎(手工、模型注浆)——晒干—— 装饰(刻、绘、上釉)——烧
②制胎——晒干——烧——上釉——再烧
釉:化工原料配成的釉浆,在陶器上加釉称为釉陶,有颜色釉和透亮釉。
釉上彩:烧成的釉陶上彩绘,再入窖烧烤,这种手法始于宋代。
釉下彩:在未烧的胎体上彩绘,覆盖透亮釉,再烧烤,(实物举例)。
8、宜兴陶器
宜兴是中国陶的家乡,有陶盆、陶台、陶柱等,其中的紫砂壶最为出名。
①紫砂壶有什么独特功能?
②怎样鉴别质量好的紫砂壶?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宜兴陶瓷博物馆了解中国陶器发展过程和中国的民族文化。
三、总结
1、陶器的产生、制作和装饰
2、陶与瓷的区分
3、彩陶、白陶、黑陶
4、宜兴陶器
四、作业
1、古代陶器造型与装饰有什么特色?
2、访问中国陶器主页,观赏部分陶器,谈谈你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将纸工与绘画相结合,选择自己宠爱的方法做一张拼音卡片。
2、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绘画手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留意背景颜色和主体颜色的深浅搭配。
教学打算;剪一个白色“M”,白卡彩卡各一张,剪成简洁几何图案的卡纸
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
嬉戏:给拼音小子‘m’照相。(帮助学生进行深浅颜色搭配的相识)
2、拼音小子须要各种各样的.‘家’:
SORRY,此处图片无法上传。
3、你能为拼音小子设计一个家,把它画下来吗?
4、展示用剪贴、绘画、泥塑等不同方法制作的拼音卡片让学生找找它们的不同,出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5、老师重点示范绘画法:(老师可作提示:这些拼音字母像什么?如:‘S’像蛇;‘е’像蜗牛。但不对每个学生强求)。
⑴剪外形(卡片的外形丰富多彩,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先画再剪)
⑵画图案(从图形、颜色考虑)
⑶穿绳(用剪刀尖或者铅笔钻个懂,穿绳,打个美丽的结)
6、布置作业:用你学到的方法做一张拼音卡片。
7、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巡察辅导。
8、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做拼音卡片的?
9、嬉戏:拼音卡片真重要,读书识字少不了。做张拼音小卡片,帮助我们记得牢。嬉戏规则:将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学生在组内自由组合,比比看,哪组组合的音节最多,最快。
10、教学:
A、展评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手掌印画反应树的特征。
2、培育幼儿对色调和印画的乐趣。
3、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实力,并能依据所视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观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打算:
1、棕色、绿色、黄色颜料
2、白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视察树的特征师: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美丽的画,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树)!那你们再看看这颗树上都有什么颜色?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棕色)树叶呢?它是什么颜色?(绿色)还望见了什么颜色?(黄色)那么你们来猜猜这颗大树是怎么画的?(手)这颗大树呀是老师用自己的大手画的,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画大树的呀?(想)
2、示范印画的方法,同时通过儿歌导入印树的过程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画颗大树给你看;手掌立起轻轻沾,切切切;手掌打开轻轻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树真美丽。
3、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操作,通过儿歌再次巩固印树的过程
师问:
(1)大家觉得这个小挚友画的好不好,美丽不美丽?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实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们全部小挚友和家长的手都很能干,对吗?)
(2)师:老师已经为小挚友们打算好了纸和颜料,幼儿完成印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每组供应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调的改变,因此,可以每组供应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大树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化。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相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从而体验色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调的感知实力,提高学生运用色调的实力、合作学习的实力和创建力。
教学重点:
相识和感知红黄蓝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绘画时留意主体和背景的色调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教学过程:
一、课前打算请学生搜集有关红、黄、蓝三原色的实物。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老师出示三原色实物,由学生视察、触摸其颜色 、外形特点。在感知的基础上相识三原色。
3、老师利用试管做调色练习,——引出三原色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原色可以调出世间万种颜色,体会色调的奇异之处。
4、老师播放幻灯片,演示红色的画,让学生体会红色的画面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
红色:热情、喜庆、奔放的美感。
请学生想象并举例:还有那些物体或场面可以红色表示?
5、师播放以蓝色画面为主调的纯色画,由学生直观的体会蓝色给人们什么样感觉?
蓝色:凉快、清净的感觉。
由学生想象举例,蓝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6、老师播放黄色画面的幻灯片,由学生自己体会黄色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他代表了哪个季节?
黄色:明快、温馨、成熟的美感。
学生举例
7、通过观赏三原色的`画后,学生进行分组探讨:
红色的画就是由红色画的吗?
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画的画。
二、组织学生做嬉戏,让学生将彩笔盒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近似颜色快速取出,哪一组取的又快又多,哪一组就获得成功。
三、布置作业
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分组合作画一幅画。
四、小结
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特殊是对选材新奇、绘画大胆的作品要讲解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用各种方造型,美丽的小彩灯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好用性。
二、教化方面
体难彩灯增加节日气氛的情趣,美丽的小彩灯激发酷爱生活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培育形象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
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美丽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
教学打算:
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
作业要求:
制作一盏美丽的小彩灯。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
2、小组相互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把小灯光放进圆纸筒内(不透光)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探讨:可以看课本后探讨一下,相互提出解决方法,相互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变更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美丽的小彩灯
二、发挥主体
1、激发直觉:你喜爱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马灯由哪几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态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祥瑞图案、艳丽色调、好用性。
三、发展主体
1、沟通:把自己带回来的彩灯与同学沟通,相互启发,体会共享的欢乐。
2、构思: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3、添加:添加些什么形态可使彩灯外形产生改变?
4、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2025年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