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肌肥厚及扩张,产生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的病变。该病在临床上易被误诊或漏诊,严重影响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IDCM患者的左心室逆重构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一、左心室逆重构的定义及意义
左心室逆重构指的是左心室在收缩期的柱状肌缩短障碍,导致左心室内腔的扩张,使得左心室壁厚度减少、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力增高,这就意味着心室的舒张期受限,或者叫舒张期不良。这种应激状态会使左室的后负荷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左心室扩张和心肌肥厚。
逆重构是IDCM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存在与病程恶化,收缩末容积增加,病情严重程度、左心衰竭及预后密切相关。通常认为,如果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5mm,左室舒张压(LVDP)>16mmHg,右房内径(RA)>45mm,左室短轴舒张期末内径>35mm,左室舒张期液体指数(LVEI)>²,则表明患者存在左心室逆重构。
二、I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表现
左心室逆重构是IDCM患者的常见表现,具体表现如下:
1. 心脏扩大:由于心肌肥厚及扩张导致心腔增大,左心室容量增加,LVEDD及LVDP明显增加。
2. 心肌功能障碍:由于心肌肥厚及扩张,左室柱状肌缩短障碍,导致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
3. 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左心室内压力增高,导致心脏输出量下降,容量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加等情况。
4. 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体力疲乏、腹胀、水肿等症状。
三、 I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诊断方法
1. 心电图(ECG)检查: 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心律失常、ST段变化等,但对I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诊断价值有限。
2. 心脏B超检查:主要用于检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期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末体积(LVEDV)等参数。
3. 心磁共振成像: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的作用,形成具有空间和时间分辨能力的影像图像,用于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和代谢状态。
4. 心血管造影:该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构和流量数据,但具有侵入性及放射性影响。
4. 心脏核素断层扫描:通过注射一种放射性示踪剂,检测心脏血流和代谢情况。
5. 结合临床表现:IDCM患者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心肌活检均有诊断价值。
四、I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管理治疗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坚持适度的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心脏负担。
2.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利尿剂、ACEI/ARB、β阻滞剂、强心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缓心脏肌肉收缩的速度,增加心脏血流量,降低血浆压力等。
3.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病情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心内膜切除术、心室重构术等。
五、 I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预后
IDCM患者的预后与左心室逆重构有密切关系。当左心室逆重构越严重时,研究发现患者的5年死亡率会增加,并且左心室逆重构是IDCM患者是否有再生能力的判断因素之一。
总之,左心室逆重构是IDCM患者的常见病变表现,其诊断依靠心脏超声以及结合临床表现,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在术前选择与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尽早发现并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临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