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技术评价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得分考核人
项目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D
操作准备
(10分)
衣帽整洁,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5
4
3
2
用物准备:治疗车、洗手液、流量表、复苏清、小药杯(内盛温开水)、棉签、剪刀、医嘱单、笔、垃圾桶(两个)。
5
4
3
2
操作要点(85分)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身份。
5
4
3
2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10
8
6
4
洗手,必要时戴口罩(口述)。
5
4
3
2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
4
3
2
评估鼻腔情况,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
5
4
3
2
消毒中心供氧接口,吹尘,将氧气装置与供氧装置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检查是否漏气。
10
8
6
4
核对医嘱,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妥善固定(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15
12
9
6
再次核对医嘱,记录给氧时间、吸氧流量及签名。
10
8
6
4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5
4
3
2
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5
4
3
2
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
5
4
3
2
整理用物(口述终末处理方法)、洗手。
5
4
3
2
综合评价(5分)
对整个操作的总体感觉。
5
4
3
2
评分等级:
1、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2、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
3、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
4、D级表示操作不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
氧气吸入技术相关知识
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操作流程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在治疗室完成)→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身份→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目的,取得配合→洗手,必要时戴口罩(口述)→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评估鼻腔情况,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消毒中心供氧接口,吹尘,将氧气装置与供氧装置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检查是否漏气→核对医嘱,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妥善固定(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氧气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