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历史景点.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浙江省有14个遗产点被选入“立即列入项目”,其中杭州段就占了7个。这7个遗产点有什么历史渊源,和运河有着何种联系,现状又如何?不妨一起跟着我们,沿运河从南到北走一遭。
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
水利通判厅,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但是说到乾隆御碑肯定不会陌生,它立在塘栖水北街耶稣堂西侧,3米多高。据记载,1751年,乾隆南巡苏浙皖三省,结果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省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除了免地丁钱粮三十万两,还特将“圣谕”刻石。
运河综保委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在御碑北侧,考古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后证实就是明代水利通判厅故址。因当时盗贼出没,危害水上治安,而设此机构负责捕盗、兼管水利。最高长官为通判,相当于副市长。文保部门仍在对遗址进一步的考古。
洋关旧址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于在杭州设立“海关”开港通商,当时全称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即人们所说的“洋关”,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运河货物进出的枢纽。
现在去市二医院内,就可以看到洋关旧址,三幢二层红砖建筑。市二医院保卫科的老同志回忆说,其实建筑原本有四幢,其中一幢早些年拆了。这三幢老房子去年入选省级文保单位,目前用做办公用房、图书馆。
通益公纱厂旧址
拱宸桥西的扇博物馆,就是通益公纱厂的旧址所在,里面还保留着公纱厂的4幢旧厂房,其中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建筑,就是当时的生产车间。
通益公纱厂是杭一棉前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南浔巨富庞元济和杭州殷富丁丙、王震元等筹募股本,历时八年得以开工。1956年改名杭州第一棉纺厂,见证了杭州近代工业发展。
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
小河直街,起源于唐宋时期杭州城外一草市,清代发展成水陆码头。当时这一带,因为靠河相当繁华,酒坊、酱坊、打铁铺、碾米店林立,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没落。2008年,进行历史街区综合保护,原住民回迁,2009年正式开街。
桥西历史街区,早在清同治年间即是当时拱宸桥地区繁盛的水陆码头。同样,在2008年进行了综合保护工程中,122套合院民居、青石板路、张大仙庙得到恢复。
富义仓
在运河与胜利河交汇处,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南粮北运的中转站,被誉为“天下粮仓”,后来部分改造为军区家属宿舍和造船厂职工宿舍。再后来,一场大火,富义仓被烧得面目全非,仅留存有三排仓房和水埠。如今,整修开放后的富义仓成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历史景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0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