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音乐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德育在哪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在我们教室的角落里,在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德育无处不在……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们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 对于一名音乐教师同样要意识到音乐课上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的不是只教会一首歌曲,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怎样借助于音乐的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使其具有健康向上的生命观,热爱生活,催人奋进;使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在艺术教育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正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魅力,恰当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动感的音乐课堂盛开绚丽的德育之花。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快乐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师爱友,团结和谐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情感
曼妙的音乐象阳春白雪润物无声,陶冶情操;象高山流水奔流不息,净化心灵;象空山鸟语使人愉悦、热爱生活;象久旱的春雷使人警醒、催人奋进。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可音乐的魅力需要我们去发现、音乐的美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理解、思考,让学生用心读懂歌曲,理解思考曲子的内涵。
在欣赏《苗岭的早晨》作品时,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全身心的享受第一段大自然中那种空灵的清新与美丽,孩子们不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心旷神怡,美丽快乐等等,我又结合多媒体,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欣赏音乐,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明快热烈的劳动场面,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把孩子们带进了美好的境界。我留给孩子们空间,充分说出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描述,一张张天真的脸庞写满了幸福与憧憬。
在新授《啊,朋友》歌曲时,我适时的抓住学生的情绪,先播放了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要片段,让孩子充分了解故事的梗概,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之中,当再次响起音乐时,我看到孩子们脸颊闪动的泪光,我知道孩子们充分了解了作品,当我问孩子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演唱这首歌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要用乐观、积极地心情。我说不仅要用这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更要用这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一曲激昂高亢的“如果有一天,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要把我来埋葬——”“把我埋葬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歌声里充满激情,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孩子们的眼睛里不再那么空洞,我想孩子们一定是读懂了音乐。
很多课本里学生接触的作品,久唱不衰,经久不息,只有我们把孩子带进歌曲中,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才会受到强烈的感染。
这样的音乐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百鸟朝凤》、《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很多好的音乐作品,总是高度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快乐的心理体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二、挖掘音乐的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积极奋进的情感
教师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做

音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