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主创新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主创新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王胜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1、对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认识
1)科技新干线 --形成和输送以科技为驱动的经济
2)以这样一条有明显地理特征的条状增长极带动和辐射环渤海区域
所着眼的是: 依靠自主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但目前区域自主创新表现的总体情况喜忧参半
2005年,北京中关村园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8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但实现增加值仅960亿元,(如果简单计算)增加值率20%。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53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7%。专利申请量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长,2004年达到14918件,专利授权量达到7737件,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列第3位。)
欧美: 美国:39%; 德国:%; 英国:%。
3
价值与经济行为
生产
研发设计自主创新
营销服务
品牌优势
价值
功能升级
链条升级
4
2、实现自主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
路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依靠对象的矛盾心态:
1)有雄厚的国立科技力量
2) 有较大规模、并具有国有背景的大中企业
3)有引进和外来技术植入的企业群体
仅仅这些够吗?
5
科技实力并不必然转化为创新优势
2004年,中国科学院统计的累积社会化项目当年为地方企业产生销售收入(直接社会经济效益),,总计927亿元。按25%增加值率折算增加值不足250亿元,而当年国家GDP14-16万亿() 。高校统计约与科学院数据相当。
大中企业的规模大并不必然形成创新的竞争优势 在市场的前沿面上,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把握、迅速集成技术的能力和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与企业整体在国际化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地位紧密相关。(位置决定速度)
市场换来的技术并不必然就能消化吸收
过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路径带来的问题
6
所以在上述着眼点下还必须要有增加的视角: 能够吸纳、承载、孕育并收获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 这种环境突出需要促进的: 就是发展以实现科技和知识的经济转化为目的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60-70年代,美国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项目的55%,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80年代以来,70%以上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据有关资料反映,在美国实现转化的效益比,小企业大约是大企业的近20倍以上。
20世纪的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美国小企业发明的。苹果、微软、英特等都是依靠在中小企业阶段的技术创新获得了自身的崛起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欧美的共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规模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一国技术对于经济贡献的状况,反映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性
这也导致发达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关注的重点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
7
3、自主创新:政府必须转变的习惯和观念
习惯问题:典型的路径依赖
观念问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概念化认识 三句话的片面性: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创造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揭示:现代经济是政府公共部门的经济与市场的“混合”经济。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政府需要发挥特殊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和填补市场空白。(以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为代表)
8
如:美国SBIC 和sbir政策法案等对“失灵”现象的认识
9
1)是美国政府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计划。于1982年设立。计划规定R&D预算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机构必须留出预算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目前共有11个政府部门参与该计划,包括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卫生部、运输部、环保局、航空航天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土安全部。目前总额近10亿美元。
美国SBIR计划(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10

自主创新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luyuw9
  • 文件大小800 KB
  • 时间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