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炊烟
江苏赣榆高级中学丁羽
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挥也挥不去,载也载不动。
乡村里总是也少不了炊烟的。正午或未及正午时各家总是升起炊烟,烧火做饭,等待下田的汉子,等待归学的孩童。等着,忙活着。烟囱里冒出一圈又一圈的炊烟,绵绵地在天空中浮游而后飘散,像极了古老朦胧而又神秘的传说,又像是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儿时,我总觉得那烟是含着怨的,而又不甘心散的。长大后,我知道,那炊烟在农家游子心中,代表的是乡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大概是当年西风古道上断肠的游子看见袅袅升起的炊烟了吧,所以才会失魂,才会断肠,才会,想家。在我看来,炊烟的确是最能勾起乡愁的了。
可现在呢?去哪找炊烟?曾经是一处处农家小院的村庄成了一座座楼房林立的城镇,再也找不到炊烟了。
也是,从煤气电饭煲到微波炉到太阳能。方便,清洁,无污染,又不用劳力,当然好了,生活变得好太多了。烟囱灶台也就不再需要了。
也是,楼房里是无法容纳灶台的,所以连中国传统的小年,也就是接灶日,也只是流于形式了。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该是好的,只是没了烟囱,再也见不到炊烟罢了。
数十年前离乡的游子回来了,面对日益发展的新农村,他们惊讶不已。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诧异,更看到了那抹浓浓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失落。他们该是失落的了
,思念牵挂了半个世纪的故乡已不复当年模样了,魂牵梦绕数十年的炊烟也无法寻匿了,怎能不失落。
炊烟没了,乡愁又该如何寄托?
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群不归的候鸟,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怀念炊烟——丁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