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工程技术
擒圆
论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刘柏康
(东莞市公路管理局广东东莞523110)
摘要:路桥过渡段在工程交付使用后经常出现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并结合工程实践及室内实验和理论研究,探讨路桥过渡段的设计方法
与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09)09(c)一O039--01
1路桥过渡段概述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有了一些解决
,
实现台背回填的”刚柔过渡”有两种方法:第
一
种方法是台背回填范围内,使用能从路基
土刚度渐变到台墙刚度的变刚度材料,实际
上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种方法是使用介于
路基土与台墙材料之间的某种材料,但沿长
度方向变化其厚度,也即使得台背回填远薄
近厚,从而实现台背回填的”刚柔过渡”.
为消除和减少结构突变的影响,使两
种性质不同的体系在抗垂直变形能力上平
滑过渡,在结构设计上使路面面层下的结
构由间断的对接形式变为过渡性的局部搭
接形式,如设置搭板,从而增加邻近桥台处
的路面结构强度,提高路面抗变形能力.
2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桥头路基路面一般由土基,垫层,基
层,底基层,搭板,面层等部分组成.
桥头过渡段土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
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
一
般要求填土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
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
态的填土,
的压实度,其压实标准应符合现行规范的
规定,考虑台背回填的重要性,建议填土压
实标准与基层压实标准相同,应均为95%.
当桥头路基路面处于地下水位高,排
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或中
湿,潮湿的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置垫层,
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
,一
般可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粒
料以及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粗粒土,石灰
染粒料底基层,垫层或为隔断地下水的影
响,可在路基顶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
每侧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
定性,在冰冻地区还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半刚性基层应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和较强
,底基层材料原则上应
与正常路段所用材料相同,以方便设计和
,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稳
定集料,二灰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砂砾,水
般可选用石灰稳定集料,水泥土,二灰土,
石灰土,水泥石灰土,级配碎石,砂砾等.
路面与桥梁相接处,可根据公路等级,
使用要求和经验,选用设置搭板或不设置
,搭板的埋置深度,
坡度,厚度与长度,搭板与桥台的连接方
式,搭板的配筋,是否设置枕梁等均应根据
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搭板下加强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2m,
长度一般超过搭板1m,
论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