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再分配效应
产出效应
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
税收效应
交易成本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
预期的通货膨胀: 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引起实际收入的再分配
名义收入的增长快于价格水平上升的人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名义收入的慢于价格水平上升的人会从通货膨胀中受损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也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财富
货币资产:其本身或者其收益名义值是固定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债券)
货币资产在通货膨胀时期不能保值
非货币资产:名义值会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房产、土地等)
非货币资产在通货膨胀时期能保值
拥有货币资产的债权人在通货膨胀中受损
拥有货币资产的债务人在通货膨胀中受益
①不利于固定货币收入的人。
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
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有利于依靠变动收入的人。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②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货币的实际价值下降)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③通货膨胀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
发行公债的政府,获利丰厚。(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债务人)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与产出和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和产出在短期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长期内却无此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长期和短期,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总的来说,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考察,似乎可以说:短期内,通胀可以促进产出,降低失业率(当然,这是有条件的,例如,通胀率不能太高);长期内,通胀对产出影响甚微,或者说无关,甚至有可能起相反的作用。
例如:短期中,在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社会产出还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时,如果发生了人们未曾预期到的轻微通货膨胀,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下降,进而促进厂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进而导致就业和产量的增加。当然,当工人们意识到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时,很难长期对此容忍,会要求提高工资,而一旦工资提高,这种效应就会消失。
通货膨胀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
通货膨胀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一国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货币会不断贬值,从而引起汇率下跌,如果汇率下降的幅度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将扩大该国的出口(汇率下降,会使出口增加,本国物价上涨,会使出口减少),形成外汇倾销,进而影响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生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
例如,一件价值1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