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攻击行为.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岩:父母1•2•3机构创始人,擅长从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综合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找到背后根源。
《游戏力》译者,倡导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化解亲子关系中棘手的问题。
同时,他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认可的育儿理念。
本期咨询妈妈:3岁女孩悦悦的妈妈。悦悦两岁多开始的攻击行为,让她没有办法在小群体中与人共处,这让妈妈非常焦虑。
本期关键话题:
² 为什么说导致攻击行为的原因,不是管教不足,而是关怀不够?
² 为什么说安全感不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力量感,都是假的?
² 为什么说根除孩子攻击行为的努力,重在平时?
² 在孩子发生攻击行为的事发现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悦悦妈妈:悦悦从两岁三个月开始,突然变得攻击性很强。比如大家一起在海洋球里玩,小朋友摔到一起,她顺口就把别人给咬哭了。还有的时候,她故意挑逗别人,把水或沙子扬到别人身上。我尝试过惩罚、批评,也尝试过给她讲道理,我甚至曾经使劲咬过她一口,让她知道别人被咬也是很疼的。但是,好像这些方法都没用。

李岩:一直以来,大家对孩子攻击行为就有一种误解,认为孩子打人是因为父母管得不够严,只要够严格,攻击行为就会停止。但事实上,它背后最深层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悦悦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呢?

李岩:我们可以发现,身边有这样两类孩子:同样面对威胁(比如别人抢他的东西),一类孩子攻击,另一类孩子退缩。前面那类孩子,通常是父母比较放手,他的“力量感”比较强,后面那类孩子平时父母管束、控制较多。虽然结果看上去截然相反,但两类问题的根源都是同一个:安全感不够。
可问题是,攻击性强的孩子看上去力量感很强,但那种感觉是假的、表面的。这不过是安全感不足的情况下,企图通过行为上的强势
——攻击别人,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有掌控力的。真正安全感好的孩子,不需要也不会通过攻击去体现力量。
因为说到底,安全感描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别人喜不喜欢我?我需要帮助时,别人会不会帮我?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而攻击、破坏虽然都展现了“力量”,但它们都建立在“人跟人冷漠的关系”之上。当力量感基于的是“人跟人之间温暖的关系”,那么它体现出来,一定是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悦悦妈妈:所以,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根除女儿的攻击行为呢?

李岩:首先,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是,借助大家常常说的增强安全感的办法,比如跟随孩子的需求、无条件地表达你对孩子的喜欢、接纳孩子包括他的负面情绪……让孩子在这个方面一点一点变好,让她感觉“别人喜欢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的”。另外,面对这个具体的攻击行为,我们可以去寻找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比较快能见到效果的方法。


悦悦妈妈:比如您有什么具体方法的推荐呢?

李岩:1. 高品质的共同时光(Quality Time)。在孩子平时大量没有发脾气的时间里,多给孩子高品质的时间。意思是,全身心地陪伴她,工作、电话、家务等各种骚扰都被排除在外,你所有的关注力都在她身上,而且你们不做任何功利的事情,不是为了提高她的英文水平或者让她背会几首唐诗,这段时间只是属于你和孩子单纯的快乐和享受。这样一段时间的目标,就是为了营造联结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多喜欢她,这种喜欢没有任何条件和期望。

攻击行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