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缺铁性贫血.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缺铁性贫血
邵阳市中心医院
内六科主任医师: 张辉
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体内贮存铁被用尽(ID),致使红细胞内铁缺乏(IDE)引起的贫血(IDA)。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最多见的一种贫血。
其发病遍及全球,在婴幼儿、儿童和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中发病率尤高。
患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方被发现。
2
铁代谢
人体内铁分两部分:
功能状态铁储存铁
3
铁在体内的代谢

食物铁(进食) 随肠、肾、皮肤上皮细胞脱落铁
↓↑
胃肠道(消化) 肌肉及肌红蛋白,血红素、蛋白酶

肠粘膜(吸收)
↓(非造血组织含铁物质)
血浆转运蛋白(转运)
骨髓幼红细胞合成Hb
↑(造血)
MPS ↓
FP、含铁血黄素←脾及MPS ←成熟红细胞(Hb)
( 铁储存) Hb→Fe++ (循环血液)
(RBC破坏) ↓
4
病因
铁摄入不足:食物缺铁
供不应求: 孕妇
吸收不良: 胃肠道疾病
转运障碍: 肝病、慢性炎症
丢失过多: 各种失血
利用障碍: MDS、铅中毒、慢性病性贫血
5
常见病因(一)
1、铁摄入不足
婴幼儿未及时添加辅食品
青少年、育龄妇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食物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品过低,可因铁摄入不足而造成缺铁
6
2、铁需要量增加婴幼儿、妊娠、哺乳、月经。
3、铁吸收不良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
长期严重腹泻、胃酸缺乏、长期饮用浓茶
等。
常见病因(二)
7
常见病因(三)
4、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痔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憩室、长期服用阿斯匹林致胃肠道粘膜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恶性肿瘤、钩虫病、多次过量献血、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慢性血管内溶血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8
(二)发病机制
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

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多。
9
(二)发病机制

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发生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FEP增多
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引起细胞内含铁酶或铁依赖酶的活性下降而致粘膜组织变化、外胚叶营养障碍和神经精神方面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10

缺铁性贫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1.65 MB
  • 时间2018-03-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