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结课论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阎振峰
学号:20104047108
浅析身边同学逃课原因及对策
摘要: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是美好的,然而,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却成为其中的污点,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变得单调,甚至出现了“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本论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结合自身经历,浅析当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通过对身边逃课同学的了解,找出共性特征所在,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分析出了应对逃课的方法,为减少逃课现象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身边同学逃课心理原因应对办法
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六月”的炼狱之后,我们早已升入了理想的大学就读,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对与我们来说,大学生活是人生辉煌灿烂的一个阶段,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将令人终身难以忘怀。作为"天之骄子",我们会变得有知识、有头脑、有激情,更有着青年人蓬勃的朝气,我们会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大学的校园生活真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啊!然而,当我们的大学生活渐渐安顿下来之后,当我们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当我们走过了大学的近四分之一,经历了一些挫折、困苦之后,当我们告别幼稚渐渐走向成熟之后,我们最初的惊奇与激情却逐渐逝去,我们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却化为泡影,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逃课”。
十多年来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般的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一直以来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直认为上大学就是来享受生活,于是“逃课”成了一种时尚。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走去完成自己未完得事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寻求自己所谓的自我,并且还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有的同学说:“上这种课太没意思啦!这个老师讲课讲得太差,还不如自己去学”、有的同学说:“我们部长(学生会、分团委等)交给我许多事情做,上课就会耽误的,索性逃课”、还有的同学说:“今天出去逛街,就不去上课啦”……我们在为自己的逃课制造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当我们逃课时,我们还用这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久而久之,逃课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习惯,“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不到逼不得已(老师上课要点名或者要讲期终考试的重点内容)绝不上课
,就这样,我们陷入了逃课的恶性循环当中,逃课!逃课!再逃课!
走在农大的校园里,随便问一个大学生是否逃过课,很多同学都会作肯定回答。确实,逃课是时下大学里最普遍的一种违纪现象,我们在神圣的求知殿堂里,逃课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折射出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某些问题,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逃课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根据自身逃课经历,所在大学的实际情况,阅读相关资料和自己所掌握的心理知识,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身边同学普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攀比、侥幸心理
上大学将近一年的时间啦,自己也逃过课,身边的人几乎都逃过课,有的更是节节必逃,那时大家常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记得第一次逃课的时候,自己胆
心理学原理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