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想法
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小学陈远志
在本次县小语培训中,我最大的收获在于聆听了南京长江路小学的“和谐共同体”教学沙龙活动,让我真切地感悟到一所学校的振兴源于一支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事实上,教师队伍专业的成长离不开校本教研这一载体。众所周之同,校本教研的宗旨,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那么对于一所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与发展呢?我就结合本次学习体会,谈谈关于校本教研的现状与设想。
现状一: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当前,许多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还不够,活动无主题,无组织,就匆匆上马。甚至有的学校就把校本教研当成是传统的学校教研,由一名教师开课,其他教师听课、评课。长期以往,大家都把这当作校本教研,认为校本教研是换汤不换药,失去对校本教研正确的认识,没有动力了。
现状二:校本教研缺少动力。
在工作中,我发现农村学校中有的教师对校本教研兴趣不浓,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心中无追追求。当然这与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足有关,更与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新理念更新跟不上、教师习惯于传统工作生活方式有关。他们宁愿在业余时间里找一些好友喝酒、打牌、闲谈来释放压力、消磨时间,也不愿花些时间学习、反思,对学校提倡的校本教研无动于衷,应付了事。其次是许多教师问题意识不强,发现不了问题,也分不清问题的轻重。这与长期的工作习惯只为了应付教学,没有问题思考有关,而校本教研没有问题,从何谈起。
上述的困难只是现实困难中的一部分,农村小学如何突破重围,使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健康茁壮成长呢?我认为应处理这两点关系。
一、明确指出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
一所学校若需发展就应把校本教研的思想转变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使之全面深入、扎实而持久地开展下去。而这一把手工程,校长应成为校本教研的发起者和执行者。
事实上,我们留心身边的一些名校后,不难发现:在这样的学校中,校长都是出类拔萃的教学专家,对教育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正因如此,他们创建的学校在一定范围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称得上是一名出色的
“业务+管理”型的校长。相反,在我们身边中,存在对校本教研认识不足且有抵触心理的校长,其学校的校本教研开展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搞一些形式,做个花样而已。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新上任的校长进行培训,把校本教研的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让校长先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对上岗的校长也需集中再培训,要把校本教研纳入校长考绩考职范围,使校长明确认识到“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其次,校长要扎实落实“三级”校本教研制度,即,教科室对校长室负责制,教研组长对教科室负责制,备课组长对教研组长负责制,达到认真推动与执行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二、营造
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想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