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题目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
总课时
2
学校
银川
第*中学
教者
史地教研组魏
班级
高一
(1)(2)(3)
学科
地理
设计思路
主要使用讲述与多媒体结合,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帮助学生做到知识迁移。
教学时间
03-08··03-12
教
材
分
析
本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形成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等。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是基础性知识,为后一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的预备。
教材有两幅很好的插图,便于学生总结理解,应重点应用、讲解。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相对较差
,不能系统的串联已学知识点。
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地理和生活的联系,而且之前章节所学稍有难度,所以感觉地理枯燥,本节将继续围绕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联系生活的主线进行讲解。(学情分析为假设)
教
学
目
标
①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②学会运用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③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
①运用案例教学,进一步强化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活化知识应用。
②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重
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模式图的构建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地图或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
难
点
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
课前准备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课本插图)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课本插图)
自制课件
视频:泰坦尼克沉没电脑模拟(http://v./v_show/)
搜索动态洋流演示gif动画
教学流程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我爱地理】
5min
(班级特色活动,每天课前由一位同学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地理知识,可以是演讲,也可以是小发明)
【课堂导入】
5min
【课堂讲解】
(32min)
同学们好,地理无处不在,学有用的地理,把地理用到生活中去。今天我们有请杨建勇同学为大家展示。掌声欢迎!大家注意他带给我们的惊喜,并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
去年电影《泰坦尼克》3D版上映之后创下很高票房,当然我们也有同学为票房做了小小“贡献”,那么大家还记得当时沉船的原因吗?我们先来看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情景电脑模拟视频。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约在41°43‘N 、49°56'W附近),两小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