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
南昊——国内最具权威的数字化教学产品
数字化教学的背景
1998年美国戈尔副总统在一次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了“数字地球”概念,当时提出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此后学术界和产业界逐步提出了以“数字”打头的一些概念。这些概念逐步被引申,例如“数字校园”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数字化教学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和科学研究环境。随着数字化教育在发达国家的不断持续发展到目前已经逐步覆盖全球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将面临数字化教育大浪潮的冲击。
数字化教学产业的大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尤其对我国来说,发展数字化教学是我国抓住机遇、培养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关键所在。从1995年,我国建立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到1998年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图利用网络通讯等技术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后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纲要第十九章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国家近几年对教育明显的重视和投入,全国大规模开展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这一系列大环境实施的举措,说明教育教学数字化作为我国信息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昊集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目前已建成国内首家领先的数字化教学产品基地。
国内数字化教学的领军行业
南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数字化教学,立足光学标记识别(OMR)、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曾先后多次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下达的科技研发任务。是中国数字化教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者,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南昊生产的系列产品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南昊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国内国际等2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业界和客户的一致好评。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品保证,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从我国早期的校园建设来看,已建成学校网络的,毕竟还只是少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一方面,从技术上来说,多数学校的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从硬件配备上来看,普遍数量不足,无法真正满足数字化教育的需求。还有更多的学校,培训机构,在技术、产品、方案、经费等问题面前不断地迷茫着。因而数字化教育产品的使用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更是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实质性发展。我国教育的重心正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工程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21世纪,中国的每一年学校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利用黑板板书,相对来说有些浪费时间比较死板,学生抄录笔记也要花费一些时间,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无法及时给予解答。数字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从板书中解放了出来,授课更加灵活,课件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设计更加新颖和生动。学生在上课期间可以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更有益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南昊经过长达18年的坚持原始创新、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使企业技术实力持续保持领先,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化教学产品设备生产商和供应商。开启国内现代技术教育专家的先河。为我国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从教育专用服务器、专用阅卷系统、专用网络产品,到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多媒体教室产品、多媒体点播产品、电子图书馆产品、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应俱全。这将是未来数字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大趋势,相信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与国内政府部门的政策纲要号召下,未来的数字化教学将在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起来。截止到2010年,我国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正在步入成熟期,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上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应用类型不断增多。其中,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高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师生人机比达到1:6,中职学校有85%的联网率,生机比在9:1,师机比在2:1。高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的手段,有53%的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高校、10%的中职学校建有网络教学或是辅助教学的平台。国内高校在“制定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政策”方面的比例高于美国高校,但同时,在“教师所开发的电子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方面,目前已制定了此类政策的国内高校比
龙岗中心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与行动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