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如何上好体育课
体育进入中考加试,体育课就属于重要课程,体育课对于农村中学来说,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然而,在农村中学场地狭窄,运动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已有场地器材的最大作用,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锻炼,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准备活动
进行教学内容的锻炼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二、课前认真备课,精心策划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首先要想好,这节课上什么内容,要些什么体育器材,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整个教学环节应怎样把握,这些都应在课前充分备课。如:在投掷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仅靠手臂的力量投掷器械,是一个非常普遍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备教学开始的讲解示范课中,除全面介绍投掷技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外,着重说明投掷运动技术所要求的用力顺序,使学生明确概念,形成正确的运动技术表象,在经过上述的教学程序备课后,考虑到学生仍不能全身协调用力完成投掷练习,教师就应具体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纠正其错误动作。可见,备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学校班级数量少,但与城区学校一样实行五天授课制,同一节课两三个班在同一场地上授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鉴于这种情况,在安排课程时,要打破以往常规,将同一节课内几个班的体育课分散错开,避免因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而发生矛盾,可在课前事先布置好场地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四、重视和培养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教者应充分挖掘学生好动的天性,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场地器材,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点,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贴膏药
浅谈农村初中如何上好体育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