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防治基础知识
**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包虫病
包虫病是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具有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动物源性人畜(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主要分四型,既细粒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福氏棘球绦虫。在我国分布的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在新疆主要以细粒棘球绦虫为主,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球蚴极少,只有散在的发生。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既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
包虫病
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西部最为严重。万。包虫病在我国流行比较广泛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据此推算,目前流行区有包虫病病人38,人群感染率较高,已严重影响到部分群众特别是西部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成为我国西部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全国分布
人群感染率(%) 感染率>20 感染率10~20 感染率<10
新疆1984~1994人群包虫病感染情况
一、形态
2 虫卵
呈球形;
直径平均34µm;
壳薄易脱落;
壳内为胚膜,较厚,棕黄色光镜下呈放射状条纹;
内含六钩蚴有3对小钩。
光镜下与带绦虫虫卵难以区别。
(棘球蚴、包虫)
圆形囊状体,似水球,直径可由不足1cm至数十厘米。
棘球蚴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
囊壁分二层,外为角皮层,内为胚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和生发囊(育囊),生发囊仅有一层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原头蚴,或进一步发育为与母囊结构一样的子囊,子囊内还可长出孙囊。囊内充满液体,称棘球蚴液,有强抗原性。
一、形态
包虫病流行病学
生活史
(一)传染源—终宿主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之为终宿主。家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也是主要的传染源。
(二)中间宿主
是指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寄生的动物称为中间宿主。主要以家畜为主,如羊、牛、马、猪等。
包虫病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