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
姓名学号
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内容是对校园内的生活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学习污染现状的调查方法及学习污染控制的措施,并对校园内的生活污染提出污染控制的措施。
实习安排
12月30日:讲解实习要求,制定调查方案;
12月31日:对生活污水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参观学校污水中水处理设施;
1月1日:现场调查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状况,制定校园的垃圾清运路线;
1月2日:现场调查校园声环境状况及东三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提出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方案;
1月3日: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具体内容
校园生活污水
、水质
(1)生活污水水量采用人均系数法得出,污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污水量=C×人数×转化系数×排放系数
其中:C:生活用水定额,L/d;
转化系数:-
排放系数:-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d(DB53 T 168-2006 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校园总人数为18891人(**大学校园网简介),则计算出学校每日的污水排放量为:
污水量=150L/d×18891××
=
=
水质
对学校污水进行了水质分析,测出以下几个水质参数,
PH:8
水温:℃
COD:,
总氮:,
总磷:
氨氮:
校园内用水主要是餐厨用水、洗浴用水和饮用水,用水取自学校后山地下水水源,绿化用水采用生活污水净化后的中水,污水主要来自餐厨污水、洗浴污水和厕所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较大,主要的污染因子为COD,N,P,NH3-N。学校配有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为500m3,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经学校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用于绿化用水,多余未能处理的污水则排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
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排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所测水质的项目的对应标准值为:pH值:6-9
COD:500mg/L
氨氮:不做要求
根据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规定,水质应符合B等级,则所测水质的项目的对应标准值为:
总氮:70mg/L
总磷:8mg/L
通过与标准对比,校园污水水质参数中,所测得的各项水质参数均达标。
目前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有:生物接触氧化法、SBR、A/O、A2/O。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是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一段(级)处理流程、二段(级)处理流程和多段(级)处理流程。
一段(级)处理流程
(图1)
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进入接触氧化池,经接触氧化池处理后进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在这里形成污泥排出系统,澄清水则作为处理水排放。
二段(级)处理流程
(图2)
二段(级)处理流程的每座接触氧化池的流态都属于完全混合型,而结合在一起考虑又属于推流式。
多段(级)处理流程
(图3)
多段(级)处理流程是由连续串联的3座或3座以上的接触氧化池组成的系统。
经过适当运行,这种处理流程除去除有机污染物外,还具有硝化、脱氮功能。
SBR: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应用电动阀、液位计、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自控仪表,可能使本工艺过程实现全部自动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运行管
环境污染控制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