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论文.doc浅谈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论文
.. 【摘要】目的了解新时期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我院精神科护士45人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科护士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等。结论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证工作质量,保持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应对
精神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护理对象是失去理智、缺乏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变化,医疗卫生知识需求增多..,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行业的特殊群体,他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探讨良好的应对方式对维护其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精神科专科护士45人,男4人,女41人,年龄24~56岁,,从事护理工作年限1~34年。职称:护士11人,护师18人,主管护师16人。学历:中专18人,大专及以上27人。
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以科室为单位,将护士集中在一起,现场指导,受试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计名形式独立完成。
2 结果
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容易烦恼和激动;食欲不振;感到苦闷;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3 讨论
高度的职业风险(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使护士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患者,其中病情严重者,表现为思维紊乱,行为异常,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不少患者不仅不承认自己有病,且可能造成自身的伤害或影响社会治安,患者的症状也常因人而异,因而构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精神科护士在与异性患者接触时,衣着、言行举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要注意举止端庄稳重,态度自然大方,要保持自尊、自爱、自重,与异性患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要过分的打扮,以免引起患者误解,产生不良的错觉和妄想。精神科护士常年三班倒,如我院实行四班三员转,八天要上四个夜班,工作量大,夜班护士必须不停地巡视、观察患者,因为夜间为患者走失、自杀等突发意外的高峰期,故必须集中精力,来避免一些差错事故的发生3。频繁的夜班导致生物钟极易倒错,引起睡眠障碍,更加使之产生心理疲惫感。另外,精神科护士在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保证自身安全。长此以往,给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
工作负荷重(1)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精神科患病率日益增高,精神科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给予患者全面的照顾,现在越来越强调“人本服务”、“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从而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2)目前国内护士严重缺编,我院也同样如此。我院现住院患者为296人(很多为长期住院),而临床护士只有38人,这与卫生部1978年提出的标准1∶,这使护士长
浅谈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