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讲义
制作:
李
文
斌
课程介绍
马列新闻原著选读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本科专业应该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了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系统地分析和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以期帮助学生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将来的新闻从业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使之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素养,成为既有专长,又有坚定政治立场的社会主义新闻专业人才,从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建设。
本课程共分八章,前三章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创立及其哲学基础,后面五章依次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书末附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推荐书目及其节录,讲授将结合这些经典论著的解读和史的梳理来进行。
本课程课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2
本课程讲授安排为32学时(17次课),教学进度具体分配(一):
课次
内容
一
导学(课程介绍、资源介绍、学习方法介绍、学习要求等);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之一、二节
二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之三、四、五节及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创立
三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经典论著之一、二节;解读《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四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经典论著之第三节;解读恩格斯:《马克思和新莱茵报》
五
第五章列宁的新闻经典论著;解读《火星报编辑部声明》
六
第五章列宁的新闻经典论著;解读《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七
解读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作业讲评
八
第六章毛泽东的新闻经典论著;解读《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九
第六章毛泽东的新闻经典论著;解读《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
十
第七章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新闻经典论著之第一节
十一
解读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3
进度及课时分配(二)
课次
内容
十二
第七章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新闻经典论著之第二节
十三
解读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提纲》
十四
第八章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构新闻传播工作规范之一、二节
十五
第八章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构新闻传播工作规范之三、四节
十六
复习
十七
考试
4
导学
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正式名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是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课程目录规定应该开设的本科基础课程。本课程完整论述了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始人,经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再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新闻经典论著及其主要新闻观点,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此类著作。
资源介绍
主要资源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及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书信、文札等。
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介绍
1. 研读原著,领悟精髓;
2. 比较借鉴资产阶级新闻学的研究成果;
3.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观点之间论争的考察。
5
第一章绪论
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早就说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势必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存在,新闻传播活动是其中一种,起源于人类的社会交往。它是以新闻信息的传递与收受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人类特有的经常性社会活动。在本课程中,特指新闻从业人员所进行的采制与传播新闻信息的职务性活动,是记者和编辑等的一种职业行为。
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并描述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只有将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在美国建立,以1903年俄克拉荷马州的中央州立大学成立新闻系及1909年四年制的新闻教育在伊利诺斯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实施为初期标志,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作为一门新的应用学科,才逐渐地从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
6
新闻教育
为传授新闻传播知识、展示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的专业教育。主要任务在于传播新闻知识、进行从业技能训练和提供职业终身教育。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是互相促进的,前者有赖于后者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探讨,后者有赖于前者的促进,新闻教育自身可以促进新闻学知识的积累和对于新闻传播规律的理论探讨。
7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观点与学说的理论体系。是伴随着工人阶级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新闻宣传活动逐渐产生的。由马克思、恩格斯奠基,经过列宁在俄国、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目的
1.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其基本原理;
2. 增强识别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能力;
3.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设
马列新闻原著选读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