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后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1
2
3
中日经济现状
钓鱼岛事件对中国影响
中国应对措施
2
一、中日经济现状
中国
日本
贸易
投资
金融
3
一、1 贸易方面
在贸易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汽车方面,%,%,%,其中大巴及卡车的出口下降最多,达89%。
自从钓鱼岛事件以来,虽然中日之间的贸易规模看似没有很大变化,但是增长速度已大不如前,而且最新的数据还显示,%。
4
一、2 投资方面
2011年时,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639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引进的来源地。从钓鱼岛事件以来,由于各种矛盾的出现,日本企业不禁开始选择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作为新的投资对象,而且撤资现象也十分严重。
5
一、3 金融方面
作为美元外汇储备的两个大国,都有着分散美元资产的需求。因此,到 2011年,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已增至18万亿日元,而日本方面,2011年12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希望购买6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债。
6
二、对我国影响
对电子、汽车等行业生产的影响
对出口的影响
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2012年1-8月份,%,,如果贸易战爆发,要实现“稳出口”的目标十分困难。
在日本的对华的出口商品,为电子、汽车等行业提供关键、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一旦出现供应短缺,短期内将会对这些行业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是美国的2倍、德国的6倍,也是除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外的最大外资来源地。加大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改造步伐,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
7
三、我国应对措施
贸易对象多元化
科技教育
投资企业
中日经济
8
1
2
深化拓展与俄罗斯、南非、东盟等的贸易合作关系
寻求新的进口替代国
三、1 贸易对象多元化
9
三、2 科技教育
1
加大科研
投资力度
2
保护知识
产权
3
加大教育
投入
10
经济暴风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