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7年湖南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2005年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作者都是贬谪之身,。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
“柳诗之望”在末句,,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出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柳诗日“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
解析:第一问作答时重点理解“壮年”和“垂暮之年“的用意。第二问作答时重点理解喻体为“剑芒”的用意。
今年湖南卷古诗鉴赏沿用该省去年续写的题型,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比较阅读方式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拓展阅读面,使考生的视野更开阔一些,二是因命题已将其设置成一种对应格式,考生只要综合考虑原诗特点和答题处前面的内容就不难写出很不错的答案来。古诗鉴赏考查的能力属E级,是最高级。考查要点有二,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一小题,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命题者先分析李诗“望”字之妙,进行示例,通过做题型的分析,发现它包含四个要点,即“望”字出现的位置、写法、结构上的作用和包含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第二小题考查诗歌形象--“意象”,先分析李诗“青山留人”之好处,包含三个要点:情感内涵--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表现手法--拟人、象征、情感的表达形式--“看似……实则……”。明确了这种示范赏析的要点、思路和表述形式,那么,续写也要“依样画葫芦”,作答是不难的。
2006年
,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14.[答案] 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2005年高考湖南卷的古诗赏析题受到了广泛好评。今年继承了去年的题型,主要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命题形式为给出一定的赏析文字,留下一段空白,叫考生依据给定的赏析提示进行鉴赏。2006年的提示较2005年更明确,命题人要求考生就诗歌中的颔联进行赏析,而且提示为此两诗之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考生应就其“绘形写神”和艺术技巧方面进行赏析,同时给考生提供赏析范例,这种提供明确提示并给出赏析范例的鉴赏也被人称为仿写式鉴赏。这样,考生可以在一种无形的模式中相对自由地表达。这种命题的好处是明显的:可以引导考生重视整体阅读;可以多方面地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2007年
四、古诗词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1分)
,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
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简要题析]:古代诗歌的
2005-2017年湖南省高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一览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