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信泰富累计期权巨亏.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中国首富沉浮史册之荣智健
中信泰富为何进军西澳铁矿
对中信泰富购买累计期权动机的猜测
1
2
3
道路
作为前荣毅仁的独子,荣智健的身上流着这个中国最古老资本家族之一的血液,是“红色资本家”的传人。这给荣智健蒙上一层绝不同于普通草根首富的神奇光环。
如果从1978年,携父亲给予家资100万元去香港创业算起,到2002年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奋斗了24年。其财富积累速度并不神速,因为其创办的中信泰富为国资背景。但能成为中台。
从1978年到1984年,荣智健凭借荣氏家族在海外的人脉和自己的才智,先后创办几家小公司,然后增值易手,6年间完成原始积累,个人财富从创始资本100万港元达到4亿港元,增值达400余倍。
但让荣智健大显身手大放异彩的契机,还是1986年加盟父亲荣毅任缔造的当时号称“北京五只虎”的中信集团。在他出任中信香港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之后,他利用强大的台,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完成了一连串漂亮的收购大手笔。他先收购国泰航空的股权,继而收购港龙航空、香港电讯、恒昌行等,每次都是以小博大的高风险投资,这几次操作被港人称为“蛇吞象”。由此造就了控制香港一批优质资产的中信泰富集团。
荣智健虽然创建了庞大的中信泰富集团,并成为掌门人,但这并不能使其成为“中国首富”,因为其时中信泰富尚属国有。从金领经理人到真正的“荣老板”,荣智健历时4年。从1992年3月“中信泰富”配股开始,荣智健就率先认购了3000万股,到1993年12月31日,他已持有“中信泰富”。
1996年,荣智健前往北京提出中信泰富管理层持股的建议。当时,中信集团陷入暂时性的财政困难,%的价格出售给荣智健、范鸿龄等65位管理层。,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来,荣智健又在股价波动之际购入部分中信泰富股票,个人持股总数超过4亿股。这是当时轰动全港的管理层收购案,涉及金额达108亿港元。拥有了中信泰富股权的荣智健具有了成为首富的资格,在2002年荣智健成为中国首富,并在2004、2005年蝉联中国首富。
有着显赫政治和资本背景的荣智健,无疑已经拥有了做大事业最好用的两张通行证。当然,这其中荣智健本人也的确功不可没:其人有不错的产业战略眼光,总是瞄上最好的猎物,然后以复杂的金融资本运作手段和国家资本的强力支持将之收入囊中。在执掌中信泰富的漫长日子里,荣智健正是凭借这种能力和经营模式将中信泰富发扬光大。
转折点
荣智健人生的巨大转折点发生于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爆出炒澳元押多头失败,产生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浮亏147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借壳上市19年以来第一次亏损,“小儿科”。
消息曝光后,中信泰富股价马上暴跌七成,市值损失超过200亿港元。随后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荣智健因财富缩水比上一年后退了54名。然而,这还不算完,在香港警察调查的紧逼下,4月8日,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退位让贤”,随后抛售股份,荣氏家族淡出中信集团。
特质
荣智健是中信泰富的开创者与缔造者,也是香港中资最杰出的企业家。这是2008年10月以前对荣智健的主流评价。他自己也如此认为。荣智健说:“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香港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香港中信也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
内情人说,荣智健在资本市场上热衷于复杂的计算并精于算计,极其复杂且险象环生的金融衍生品投资正中其下怀,他喜欢杀机与生机同样扑朔迷离的金融数字游戏。可惜的是,自认为可以算尽天下的荣智健,总有万一失算。聪明总被聪明误。
荣智健依靠融资收购以扩大企业规模这种操作手法,与其祖辈的创业过程倒有几分类似之处。尤其是敢于冒险博取利益的特点,很像其叔公荣宗敬,敢于冒险,做起事来很有魄力。
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强大投资团队的荣智健必会吸食金融鸦片。因为他看得懂这套游戏,也自信算得准这套把戏,并且赌定玩得起也输得起。所以,他不会选择仅仅做个简单的澳元套期保值,而是选择了极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表面看,荣智健只是此次运气不佳。实际上,他命中注定必有此劫。

中信泰富累计期权巨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16 MB
  • 时间2018-03-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