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充分体现和具体运用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情”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为例
祝全永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中国广州 510640)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情”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具体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应该是高层次的教育,着眼于教育和培养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入手,促使大学生密切关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学会分析和处理身边的事情,适时适当地引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社会实践磨练和积累社会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要凸显“五情”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学情教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情”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对于当代中国中小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一个典型范例。众所周知,他们所经历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初中、高中的政治理论课程都是一种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里,缺乏信息反馈,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课堂上存在“填鸭式”、“满堂罐”、“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病,鲜有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政治这门课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却毁灭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机械的呆板的“知识”型人才。
而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学中心,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中心和作为服务社会的服务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应该是高层次的教育,要教育和培养好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大学生是一群思想非常活跃的青年群体,是国家的希望,教育得好不好,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命运。现在有些大学生,在金钱的驱动和各种宣传引诱下,见利忘义,做出乱伦乱纪违法的事情来。譬如,近几年出现像刘海洋、马加爵的事情,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足、伦理道德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浅陋、心理素质欠缺。此外,政治鉴别能力不高,盲目的、不理智的爱国行为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爱国和守法的关系,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入手,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学会分析和处理身边的事情,适当地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得到社会实践磨练和积累社会经验。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教学改革要凸显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反映在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环节,我个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要凸显“五情”教育特色——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学情教育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充分体现和具体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要凸显世情教育特色
所谓世情,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情的深刻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二是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所谓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曲折发展;科技进步迅猛发展。这三种发展说明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的变化主要包括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世界文化风云变幻、世界军事风云变幻和全球安全和种族地区冲突变幻频仍等等。世情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生活多样化、信息网络化、国际格局多极化”以及“技术数字化、资本股票化、人才市场化、企业制度化、规范法律化”。因而它对高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它要求我们国家和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否则,就要落后于时代,落后就要挨打,就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尤其要看到,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加强和改进国家建设和党的建设,才能促使高校广大青年大学生满怀信心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从而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新形势下,广大青年大学生对和平发展是主题比较认同,而对世界并不太平还缺乏深入了解。所谓世界并不太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硝烟的战争和恐怖事件不断;二是无硝烟的战争和“颜色革命”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主要手段。所以,深入探索世情变化规律,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生的世情教育,就是要在错综复杂
精美龙凤呈祥图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