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佛凌晨四点半》有感
郎凌云
哈佛,广大学子心中的理想殿堂,曾培养出了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7位美国总统,这样高的成就不禁让我们思考其原因,是什么让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但是却要花远超于一个月的时间去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和领悟。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是哈佛大学20条校训中的一条,想必也是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一条。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大多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中国的高中则是老师填鸭式的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和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把很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将会被甩得越来越远。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认为现在的学生都缺乏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在学校里并不会把学习当做是自己的首要任务,虽然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连人生的一小部分都征服不了,还能做什么呢?难道只有在进考场前才知道要复习功课吗?只有在着急用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到的太少吗?可惜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成功和安逸就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像上面说的那条校训一样,现在的你选择安逸,那么以后的你一定会有遗憾。所以我也想奉劝现在的学生一句: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
时候。从现在开始努力奋斗,想做什么就行动,不要再拖拉,去享受此刻的“痛苦”!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凌晨四点半在干嘛呢?无非是在睡梦之中,但哈佛的学子早已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了。对于目前的自己来说,生活比较稳定,固定的生活作息,固定的工作,仿佛已经把我的激情一点一点消磨掉了,很少再有为做一件事去努力的热情了。而我会把它归咎于生活,是稳定的生活让我一点一点失去斗志了。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热血沸腾,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我不能每天只会督促他去学习,我也应该以身作则为他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也要为我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能屈服于生活随波逐流。
暑假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慵懒颓废的假期。伴随着高温
读《哈佛凌晨四点半》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