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探讨论文.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探讨论文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不高,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顺利完成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一、农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我县农村小康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十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村建设为基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乡和村组开展抓建小康村、小康乡镇工作,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程度比较低。二是全县农村人口比重比较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还有42%的人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三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41元。四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之间、农户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有些乡的农民收入很高,有些乡的农民收入较低。全县还有特困户72户226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五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县这个全局来说举足轻重。在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稳定的解决温饱,不断加快跨进小康“门槛”的基础上,今后的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由小康到宽裕型小康,进而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实现温饱,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的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结构雷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所以,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尽快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把农业增长的基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由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单一,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

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探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