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论文
1基础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理解准备教材内容,然后用语言系统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讲,把讲授的知识加以理解,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保存起来。这种方法是我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这个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时代,在知识内容飞速更新与膨胀的时代,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与不足显而易见。教师单向输送知识,学生的主动性不被调动;提供结论性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则少,因此学生记忆效果差。我们在教学中应使用现代化医学教学手段,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微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将庞大、复杂的医学知识,直观地介绍给学生。解剖学是学好骨伤科最基本的课程,通过现代化数字技术,可以将人体骨骼的形状、位置;肌肉的起止、作用;血管、神经的走形清晰地显现出来,这种直观教学法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时教科书上大量繁琐的文字只需几张简单的彩色图片或是一个简短的视频就可以清晰地呈现,这对学生理解复杂深奥的医学理论与运用实践技能十分有利。通过多媒体教学还提高了知识的灌输效率,使捉襟见肘的学时得到高效的利用。我在教学中还常常使用情景教学法。临床骨科经常遇到危急的患者,在步入临床前思想和技术上的准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根据计划好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在某种情景中出现某种状况,造成某种疾病,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恰当处理。这种模拟可以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模拟某种疾病,然后让学生们来诊治;另一种是提前将学生分组,每组模拟一个情景和一种疾病。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将学习者引入医学实践,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来探讨医学知识,提高学生面对真实临床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景模拟更接近临床,学生除了体会医生的感觉还能体会病人面对医生的感觉,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使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对学生医德的培养
医德的重要性在我国医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最典型的体现就“大医精诚”。所谓大医精诚,就是出色的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精指医术,而诚指医德。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的记载,肖纲《劝医论》写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记述。这些古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是天地万物最珍贵的东西。从古至今对人、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就是医德的最基本体现;除了尊重生命,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还对医生提出: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为病人保守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等要求。可见一个高尚的医生,不仅要遵循我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中,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医德方面的教育。医学生们将来面对的是患病的人群,所以医德、医术对于一个合格的医生来说同等重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先要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