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doc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其意义。方法将我院92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的特点分析,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施教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评定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多数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鼻出血再次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健康教育对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鼻出血;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的医学和护理知识,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随着整体护理方式的成熟和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 医院健康教育现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一种治疗手段。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多数患者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无助,对此医院就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争取与患者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促进病人尽快止血并有效预防再次出血。在我院耳鼻喉科2005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中随机取92例,分成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针对实验组每一例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92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8~75(±)岁,体重27~78(±)kg;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78(±)岁,体重23~76(±)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2 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指导鼻出血患者年龄跨度大,出血原因多,高血压、肿瘤、外伤等均会导致鼻出血,所以造成鼻出血患者入院时普遍表现为精神紧张,心理状态复杂,对病情估计悲观。由于患者心理紧张往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出血[1]。有调查发现[2],26%的鼻出血患者,其诱因与精神紧张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适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甚至解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对于因鼻咽、鼻腔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而导致鼻出血的患者,由于其对自己预后情况常常存在恐惧、悲观等消极心理,可能会对鼻出血时的止血措施不配合,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凭借现代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医、患方的有效配合,鼻出血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患者,由于其预后较差,甚至发生致死性大出血,所以护理人员应在做好病人思想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家属说明预后情况,一方面使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做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便于家属配合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最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在缓解了患者的情绪,治疗中得到其配合后,有必要告知患者应尽量将流到口腔的血液吐出,以免刺激胃黏膜,并且有助于医生正确估计出血量。
鼻腔填塞指导不能通过鼻内镜电凝止血的鼻出血患者需要使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或止血气囊行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处理。此类患者痛苦较大,且由于填塞物的压迫,常常会因缺氧而导致头痛,所以医护人员应在操作前向病
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