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印江县杨柳中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个都不能“烂火”
——杨柳中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烂火”一词属于印江方言,有着“糟糕”、“失败”等意思,它是杨柳中学田平校长的口头禅。茶余饭后摆“龙门阵”,田校长常常会用这个词汇来警醒青年教师:“干一行,爱一行,这样要搞,那样要搞,最终要搞烂火!”、“当老师首先要有个老师的样子,否则再费力也是个烂火的老师”。田校长是个胆小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思前顾后,一怕舍本逐末,二怕虎头蛇尾,三怕马失前蹄,四怕节外生枝——如今,田校长最担心的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一个都不能‘烂火’”——这是田校长的宏伟决心。
农村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监护权转移或无监管状态留守于农村的未成年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规模逐渐壮大,至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乡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外出务工人口基数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杨柳中学以人为本,从人的终身发展出发,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让老师和学校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履行教师的职责,发扬师道精神;又要扮演父母的角色,奉献热情关爱,细抓共管,层层把关,在留守儿童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情感态度和学习成绩四个方面给予最大的引导和呵护:
培养良好习惯,留守儿童行为不“烂火”
缺乏父母的叮嘱和监督,许多自立能力查,意志力薄弱的留守少年儿童就会卷入到诸多陋习的漩涡之中,不爱卫生、好吃懒做、黑白颠倒、抽烟喝酒等坏行为接踵而至,给人邋遢、懒惰、自甘堕落的坏印象。
杨柳中学把初中一年级作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来抓,在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着重强调“讲究卫生,热爱劳动,按时作息,健康娱乐”四个方面,引导和督促学生步入正轨,健康成长。
(一)讲究卫生,以洁净面貌示人。吃喝要讲究卫生,居住要料理整洁,衣着务必干净,这是最基本卫生标准。卫生是否打理好是评价一个人自理能力的重要标准,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之时首先要把关学生的形象外貌:头发多久洗一次,衣服是否整洁,指甲有没有污泥。同时,寝室内务整理也是培养卫生意识的关键一环:寝室有没有异味,洗漱是否过关,衣物能不能摆整齐。
祝同学是初一年级新生,他爸妈常年累月在外务工,两兄弟在伯父的照看下独自生活。报名那天,他那沾满脏污的上衣就引起了班主任黄老师的注意,并在心里记下了他的名字,祝某某。以后的许多天,黄老师依然没有发现他穿过一件整洁的衣服,并接连发现他许多不爱卫生的表现:满身的疮疤,蓬乱的头发,沾满泥污的手掌,永不换洗的解放胶鞋。有一天,黄老师将祝同学喊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一双崭新的鞋子放到祝同学的手里,并跟他讲起形象外貌的重要性,又强制性地要求他一周洗一次澡,两天洗一次头发,时刻保持手脚干净等硬性规定。一个月后,祝同学的形象面貌大有改善。
(二)热爱劳动,做家庭里的得力帮手。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在家每天务必做十分钟的家务,重活不一定能承担,洗刷碗筷,洗涤衣物,打扫卫生,烧茶送水这一类的事情总是能够完成的。作为农家子弟,学会劳动必须是人生的第一课。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特别注重强调劳动意识,将热爱劳动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教师家访的时候,除了交流学生学习情况,也要与监护人互通孩子

印江县杨柳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