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养猪实用新技术
近年来养猪科技进步很快,对今天与未来的养猪产业必然造成深远的影响。能够适应并采新科技的养猪生产业者将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但是,新科技并不是一蹴而就,养猪生产者必须消化吸收并有效应用新科技,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以下是8项最主要的新技术以及其对养猪产业的影响:
全进全出(All-in-all-out)
将同一栋猪舍内全部的猪同时移出然后移入一整批猪的技术,完全腾空的猪舍可以彻底的清洗、消毒、空舍以杀灭猪舍内的病原,并减少病原在不同年龄层猪群中传播的机会。这一技术最先是用在分娩阶段来控制仔猪下痢,现在不但应用于保育、生长与肥育阶段,甚至由猪舍扩展到整个猪场的全进全出。
隔离断奶(Segregated Weaning)
隔离断奶对美国的养猪产业已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大型企业化养猪公司与私人养猪已纷纷采用此项技术来养猪。其基本原理即在仔猪整批断奶后,立刻送至与母猪完全隔离的猪场去饲养,可以大幅度减少垂直传染病原的机率,也大幅度减少一贯作业猪场常见的疾病风险。
早期断奶(Early Weaning)
早期断奶即利用仔猪仍有大量有效抗体时与母猪隔离,大幅度减少母猪将病原传给仔猪的机率。利用此法可以清除许多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此一技术与隔离断奶结合而成"早期隔离断奶"(Segregated EarIy Weaning,SEW),SEW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另一关键在于营养科技的突破,现在已有商业化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专供14-16日龄断奶的仔猪食用而不会影响到断奶后的性能表现。
多点式生产(Multiple-site-production)
SEW成功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所谓多点式生产的应用,所谓多点式生产指的是有许多独立且隔离的保育舍与肥育舍分设在不同的地点,此一方法大幅减少了一旦猪场内发生传染病全场猪只都被波及的风险,万一某一点的猪群发生疾病也比较容易进行清场、消毒、复养,不至于影响整个猪场或公司的营运。
公母猪分群饲养(Sex split feeding)
过去的猪饲料是不论公母都吃同一种饲料,但是文献中很明确的指出阉公猪吃得较多、生长较快、屠体的瘦肉量比母猪少,因此阉公猪与母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应给予不同营养分的饲料,此一饲料营养科技的突破可以依照性别给予营养平衡的饲料,而不至于浪费任何饲料成本。将来在环保方面也有应用价值,利用营养完全平衡的饲料将会降低猪粪尿污染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磷"的污染绝对可以减少。
分阶段饲养(Phase feeding)
过去生长期的饲料一般只有一种或顶多分为两种,现在则按猪只体重分为5种(如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则有10种),所有各期的饲料完全按照各期猪只的营养需求调整配方,藉以调整营养分之平衡来促进猪只更有效率的生长,分阶段饲养可以确保饲料中最重要也是最贵的成份之一蛋白质的含量不至于浪费,因而使养猪户减少饲料费用之支出。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s)
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的生长曲线可以用来准确的预测猪群的生长,协助猪场经理做出正确的财务与管理方面的决策。特定的遗传品系有特定的生长曲线,也需要特殊的营养需求来配合,这种预测不但可以立即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日后的屠体品质也有正面的影响。也因为可以降低排泄于猪粪尿内的营养分量,应用生长曲线也有环保方面的正面影响。
农村科学养猪实用技术
养猪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为了促进养猪生产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科学养猪技术的推广运用,具体措施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优化商品猪杂交组合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猪的地方品种繁多,多达数十个。从肉质划分,有脂肪型、瘦肉型,肉脂兼用型猪。脂肪型猪一般是指国内的地方品种,瘦肉占胴体35~45%,如滇南小耳朵猪、全华猪、内江猪、两广小花猪;瘦肉型猪是指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瘦肉占胴体60~65%,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肉脂兼用型猪指用进口的良种猪作父本,地方良种母猪作母本杂交产下的后代,即杂交猪,目前我县农村饲养的猪大部份属于此类型。这种猪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多。我们在具体选苗时,要挑选个大、脚高,体格匀称,用手触摸耳根无发热,身上无红点,无拉稀,采食正常的健康猪。
二、选择优良饲料
要养好猪,首先应了解猪的营养需要及其功能,同时还要学会识别真假、好坏的饲料,为猪准备新鲜、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猪维持生命、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水。除水之外,所有养分都只能通过饲料提供。饲料一般分为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含粗蛋白20%以上的为蛋白饲料,20%以下的为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主要有动
农村养猪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