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4年3月定远县某鸡场商品代初生雏暴发了以卵黄吸收
不良、脐带炎、腹部膨胀、排白色、绿色、泥土样稀粪、急性
败血病等为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确认为雏鸡的大肠杆菌病。
一、发病情况
去年 3 月 4 日下午,某鸡场从外调运 16800 枚罗曼商品代
种蛋,于当日下午开机孵化, 3 月 11 日头照,死胚蛋为 757 个,
占入孵种蛋的 %;3 月 23 日二照,死胚蛋为 572 个,占入
孵种蛋的 %。3 月 25 日出母雏 5760 羽,出壳后于当晚进育
雏室,发现部分雏鸡精神不振,用手触摸脐部,有的收缩不好,
并于当晚 10 时左右,陆续出现死亡,1 日龄死亡 13 羽,2 日
龄死亡 98 羽,3 日龄死亡 129 羽,4 日龄死亡 43 羽,5 日龄死
亡 8 羽。第 2 天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从第 3 天下
午开始在饲料中拌入 5%的诺氟沙星,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累计
死亡 291 只,死亡率达 5%。
二、临床症状
病雏鸡精神委顿,羽毛蓬乱,翼下垂,食欲不振,缩头闭
眼或昏睡或蹲于一角或伏卧,拉白色、黄白色、绿色、泥土样
稀粪,有的带有血色,大多脐部肿大,呈现红色或青紫色,有
的脐带周围红肿,有的有粘性分泌物,有的泄殖腔周围被粪便
所粘连,随着病情加重,多数以极度脱水、昏迷而死亡。
三、剖检病变
通过对 36 例病死鸡进行剖检,大多可见口、鼻腔充满粘
液;有的心腔有坏死点,心包积液,心包囊壁有黄白色纤维性
蛋白渗出物;大多肝脏肿大,呈赤红色或灰黄色,表面有出包
点和点状白色坏死灶,有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纤维性渗出物;胆
囊肿大,充满胆汁,卵黄吸收不良,为黄绿色泥土样或混有干
酪样颗粒物,蛋黄液稀薄呈黄绿色;小肠粘膜出血,中段变粗,
盲肠扁桃体出血。
四、实验室诊断
1、分离培养:在无菌操作下培养病料,结果在普通培养
基上呈现半透明、圆形、直径为 2-3 毫米的菌落;在麦康凯培
养基上呈大小一致的粉红色菌落,表面光滑,湿润且微凸起。
2、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取出该生长菌落接种于三糖
铁培养基,经 37℃、24 小时培养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
糖,但不产生 H2S,MR 试验阳性,V-P 试验阴性,能还原硝酸
盐,不能分解尿素,经血清学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
五、
在饲料中添加 5%的诺氟沙星,连喂 3 天使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到第 6 天死亡停止。
六、结论与讨论
1、本次病例初步诊断为雏鸡脐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
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在幼雏和中雏期
发生较多,发病较早,发生在孵化后期的胚胎和 4 日龄的雏鸡,
但表现在孵化早期死胚多,孵出 1 日龄,呈急性暴发,且病程
短,实为罕见。
2、从本次雏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看,是由于种蛋受

初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