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廉洁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廉洁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古 文 二 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领悟文中“四知”的寓意。
 3、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文章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任务:,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内容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四知》
  
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等省部级高官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 
而2017年6月21日,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任润厚涉嫌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申请一案。任润厚去世近3年,为何如今还要审他的案子?中国人民大学刑诉法副教授程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死亡或者逃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按照没收财产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和处理。

,解说题目,感知内容
题目解说+整体感知: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本文主要讲的是杨震拒金的故事。
、主人公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杨震(?一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家道衰微,寓居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他勤奋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是当时的大儒学家。他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任教二十多年,人们都尊称他为“关西夫子杨伯起”。
五十岁才接受大将军邓驾的推荐进入官场,历任荆州刺史,东莱(今山东掖县境)太守,后又任涿郡(今河北涿郡县境)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0年)到朝中任太仆、太常。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做司徒。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 
、词语识记 
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 
辟:  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 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 1. 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 3. 排泄屎、尿。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 

《四知》 
 :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 
:
对比正面描写和侧面侧托相结合   
课文以杨、王二

语文廉洁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550460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4-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