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属植物研究进展.doc黑种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作者:信学雷,薛慧清,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汪汉卿
【关键词】黑种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黑种草属植物属毛茛科植物金莲花亚科,其中有3种药用植物,分别是: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Preyn.,又名腺毛黑种草,还有果黑种草Nigella sativa,又名家黑种草以及黑种草Nigella damascena L.,它们的种子是常用的药材,呈三棱状卵形,~3 mm, mm。表面黑色,粗糙,顶端较狭而尖,下端稍钝,有不规则的突起,质坚硬,断面灰色,有油性[1]。广泛分布在地中海、中欧、西亚等地。气微香,味辛可用作香料。可以刺激消化、驱风止痛、补肾健脑、利尿、发汗、健胃、抗蠕虫、治疗哮喘等,是维吾尔医学中一种习惯用药[2]。近年来,又发现它在降脂、降糖等多方面具有一定功效。
1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年来,已有一些关于黑种草籽化学成分的报道,研究表明,黑种草籽中除了富含的挥发油和脂肪酸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
,但其成分和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有一定差异,Nickavar Bahman等[3]:反式-对丙烯基茴香醚(%),对异丙基苯甲烷(%)、柠檬烯(%)和香芹酮(%),而用超临界提取得到了挥发油中含百里氢醌(%),对异丙基苯甲烷(%)和石竹烷(%)等[4];用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其成分以反式-对丙烯基茴香醚(%),百里氢醌(%)为主[5]。而在N. damascena 油中则几乎都是倍半萜类成分,且其中P %[6]。
脂肪酸类化合物黑种草籽中油脂含量可达35%~40%,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占到84%[7],主要的脂肪酸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8]、十六烷酸,在瘤果黑种草中还分得硬脂酸和十六烷酸甘油酯[9]。
黄酮类物质1996年,郝海峰等[10]从Nigella glandulifera Preyn中分离得到了山柰酚3OβD 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随后,;它们是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一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6O)阿魏酰
βD 吡喃葡萄糖基(1→2)βD 吡喃半乳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11]。
皂苷类化合物从黑种草籽中得到的皂苷类物质有:常春藤皂苷、常春藤苷元3OαL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α-Hederin)、常春藤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αL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2],常春藤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0[
黑种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