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流量在手、时长在肩.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联网,流量在手、时长在肩
    3G来了,似乎无线互联网的“大同时代”到来了。我们可以通过3G干这个,干那个,带宽动辄上兆。。。
    说实话,很多人对于3G的价格是很不满意的。不论按照时长,还是按照流量计费,只有一个字作为评价:“贵”。
    很多人也在探讨“无线互联网”这个概念。
    其实,运营商的经历和历史基础不同,他们的无线互联网也是不同的。我觉得,没有哪个是对的,没有哪个是错的。运营商都是看自己的米吃饭,量自己的体裁衣,并不希望搞什么“跨越式”的发展。
    电信的优势在哪里呢?地球人都知道,是基础固网的带宽。其实基础的骨干传输,大家的差距还能说不大的话,接入网资源,与移动比较,电信可以称为宽带的海洋。据我所知,不管是电信的广州,还是联通的北京,3G基站的传输都采用了155M的光纤接入。。。叹息啊,太宽了!!!
    所以,电信和联通对未来的3G宽带竞争中,还是信心满满的。不论如何,最大的瓶颈之一,基站的传输宽度,你移动时拍马也追不上啦。
    不过,既然电信花了那么多钱上基站(据说广州的CDMA大部分是全站替换?),还花了那么多钱挖沟铺设光纤,这个钱总不能让电信白出吧?电信的思路和ADSL时候差不多:我给你从512K升到2M,你总要给我意思意思,多交点服务费吧?很合理的要求,高质量的服务,应该有更高的回报,对不对呢?
    说道互联网业务,电信的信心是最高的。恐怕80%的网站服务器,都在我电信的IDC里。我让他们怎么玩,他们就要怎么玩,我要提价,那就提价,呵呵,所以电信在互联网领域,是最有经验的,是最有优势的。在中国南方,你能用别人的专线和IDC么,绝对不可能啊。
    电信也是为客户考虑的,上网,还有一个说法,叫“泡”在互联网上。什么叫泡呢?就是花时间啊。所以我要按照时间计费,用户也很习惯不是?
   回头看移动,就不能这么玩。移动对于互联网知道些什么呢?移动只知道,用户用手机可以下载图铃,下载彩铃,偶尔看看小说,上个博客,也就这样了。所以,移动公司的互联网,不叫泡,而应该叫“买”内容。移动手机上网,是典型的“微阅读”、“微付费”。大家不要误解啊,我不是说移动的上网便宜,而是说移动公司的上网服务,使用者单次消费额度,比固网要少很多。我用手机上一次网,可能只花个几块钱。
   所以,移动公司过去的互联网业务,最大的特点是“高频次,小流量”。最大的优势是,你每次使用都要付一次费用,但是都不太多。
   这样的消费模式,造成的是,每一次上网,花钱都比较少,可是上的次数多了,上的人数多了,收入的效率似乎更高。
   特别是,“高频次,小流量”消费,在互联网上体现为“并发少,异步多”。于是,网络基础设备的冗余设定比较低,不

互联网,流量在手、时长在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