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
在繁多的声乐作品中,最难以驾驭和演唱的并不是冗长复杂的歌剧选段而是短小精美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声乐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最早是在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杰出作品谱写高品质抒情歌曲,在歌词和音乐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诗词的结合带来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使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揭示深刻的思想感情。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音乐的意境,在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直至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短小的艺术歌曲其实包含着大学问,它是对演唱者各方面素质的考验。本文将通过对《枫桥夜泊》歌曲的几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艺术歌曲的表现。

一、对创作背景的准确把握与情感认知的统一

《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在探究这首艺术歌曲时,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作品的本身,而应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挖掘和探索。作品的创作背景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创作背景是指身处特定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美学审美情趣等。《枫》的张继正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映入了眼帘。微观方面是指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由此可见,《枫》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二、音乐的具体分析与内心情感体验的统一

一首作品的整体布局、调式、调性、和声、织体、旋律的变化,在歌曲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要了解其创作背景,还要对歌曲进行具体的音乐分析,加深对歌曲有其内心情感体验,对于唱好这些歌曲有着重要作用。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在音乐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雅乐七声调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结尾一段又采用了传统的六声调式:宫、商、角、徵、羽、闰的音阶排列。传统的起、承、转、合极富民族特色。歌曲的结构为带附属前奏、尾声的单二部曲式。
,但在音乐上仍进行现代因素的加工。如曲中出现了大量的半音进行,频繁转换的调性使音乐的色彩丰富异常,这在中国作品中是很少使用到的。
。《枫桥夜泊》的伴奏与旋律之间关系密切,准确地表达了歌词的情绪和意味。钢琴与人声的模仿、对比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诗中人物不平静的心情。伴奏每一小节都以纯五度的和弦作为开头,纯五度和弦色彩空洞,虚缈,仿若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声声敲打在心上。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各种音乐要素的结合如果不是十分恰当,反而可能同时窒息了文字和音乐。优秀的艺术歌曲可以通过声乐艺术家的演唱,以文字符号中本已装载的丰富意象,加入声音(音色)的诠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