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声下的企业“薪”情
薪酬上涨这个必然趋势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也给企业调整薪资结构,建立更有效的奖惩制度带来契机。
2007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物价上涨趋势。统计显示:英国的食品价格2007年提高了6%,为6年来最高点。中国除了从没停止过上涨脚步的房价外,粮油、肉类、煤、电、汽、水等几乎所有吃穿住行的价格,也是“涨”声一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CPI)%,与8月创出的10年最高点持平。至此阳历新年之初,阴历旧年之尾,员工看着荷包中的银子,就算数量与往日无甚差异,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薪酬看涨的必然趋势
面对目前没有丝毫停歇征兆的物价涨势,此时似乎已没有敢声称此“薪”不变的企业了。中华英才网日前对全国各主要城市19个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117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我国2007年上半年的薪酬数据全线上涨,%。在物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下,这样一个结论很容易得出:薪水上涨是物价上涨所致。
但事实上,对企业而言,物价上涨只是拉开了我国企业薪酬上涨的大幕,薪酬的上涨幅度并非全为抵消物价上涨的压力。企业薪酬上涨的原动力乃是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的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我和投资收益率越来越高这两大因素。而它们可能是影响2008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持续、快速走高的内因。中国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是在未来企业管理中,必然要面临的挑战。
首先,随着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受到的国际经济规则约束越来越大。对中国企业而言,融入经济全球化,摆脱被“锁定”在链条上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通,逐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
而人力资本的跨、结构必须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个层面上,无论是高层还是底层员工,薪酬上涨都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次,薪酬上涨也是员工素质提高、企业兴旺的根本标志与结果。物质资本与人才之间存在着动态相长的关系,资本投资所带来的新技术最终需要由高级人才来操作。如果缺乏足够的能够有效运用引进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人才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失衡必将削弱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及其进一步的投
资增长。
与此同时,企业对高级人才的竞争,也成为薪酬看涨的重要原因。
涨薪时节,变革良机
需要指出的是,薪酬上涨这个必然趋势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也给企业调整薪资结构,建立更有效的奖惩制度带来契机。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认识到,单纯提高薪酬水平,往往很难起到激励员工的效果,尤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制定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都知道,薪酬上涨分为“总体性上涨”和“结构性上涨”。在中国企业薪酬的“总体性上涨”的同时,“结构性上涨”,即不同类型员工的薪酬上涨幅度之间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企业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人:即“偷懒者”(产出小于工资)、“打工者”(产出等于工资)和“奉献者”(产出大于工资)。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容易导致“奉献者”向“打工者”看齐,“打工者”向“偷懒者”看齐的恶果。
借助物价上涨引致薪酬“结构性”调整的契机,企业应重新确定岗位价值与薪酬水平。具体
“涨”声下的企业“薪”情(P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