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比较诗学 曹顺庆 笔记.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绪论
“诗学”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约定俗成的传统概念,既包括诗论,也包括了一般的文艺理论乃至美学理论。当今的比较文学界,将各国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称之为比较诗学。
A. 中西社会政治、经济特征: 西方商业型社会--叙事文学;中国农业社会--抒情文学;西方个人英雄。提倡情感宣泄,中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中西宗教、科学与伦理特征: 西方天人对立,中国天人合一
C. 中西思维、语言特征:西方外向型,中国内向型;西方逻辑思维,中国偏重感悟的直觉思维
一艺术本质论
意境与典型
典型论
意境论
偏重于客观,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目的:描绘客观形象
偏重于主观,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目的:表现主观情感
共同点:都包括了主观与客观的两个方面
描绘人物
描绘境物
共同点:形象性
艺术典型令人难忘
艺术意境耐人咀嚼
共同点:把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结合起来
偏重于真
偏重于美
共同点:追求真善美
观察体验---分析综合---典型的诞生
观察体验---酝酿感悟---从感悟中诞生
寓共性于个性,寓必然于偶然
虚实相生,以形求神
和谐说和文采论
和谐说西方
文采论中
备注
浓与淡


内与外


谥与艺
同科学-艺结合在一起
同伦理-道结合在一起
美本身与大音、大象
美本身西方
大音、大象中
备注
本质不同
与神、灵魂不死结合
自然的产物
推崇
推崇神灵凭附的迷狂和崇高的美学思想
推崇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
影响
影响了典型论
影响了意境论
同1:无形无声、不可捉摸的
同2:永恒的不可分割的混成的整体
同3:均为唯心主义
二艺术起源论
情感表达法、巫术说、符号说
物感与模仿
模仿西方
物感中
备注
表现与再现
真实的再现客观外物
真实的表达内心情志
抒情与叙事
叙事
抒情
节制和宣泄
宣泄
不可滥抒情,要有节制
交换位置
中国现代文学向再现靠拢
西方现代文艺向表现靠拢
中西表现说
中国表现说
西方表现说
备注
主观与客观
中国的主观中,自我是从客观现实中来的;(主观表现+客观现实)
西方在于作者的自我
理性与非理性
中国的抒情是有理性有节制的抒情;
西方的是非理性的本能请与的发泄
美与丑
中国追求美的已经;
西方现代派追求丑的形象,丑美
文道与理念
文道中
理念西
备注
人道与神道
人道,通过圣人传达道
神道,神灵的光晕
伦理与哲理
具有伦理色彩
哲理意味
现实与浪漫
现实
浪漫
复古与创新
复古
创新
三艺术思维论
神思和想象
想象西方
神思中
备注
时间和空间
不注重
打破时空限制
想象和幻象
区别想象和幻想;推崇逻辑推理
不注重这两者区别;不长于精细的辨析,长于形象的描述
神思和想象的动力是灵感
喜悦、快乐,充实的生命冲动
虚静说刘勰
如何获得灵感
天生,天才
天才+勤奋
特征1:极其自由,不受限制
特征2:和形象紧密相关
特征3:主观和客观互相作用而产生
特征4:巨大的创造力
迷狂与妙悟
迷狂西方
妙悟中
备注
理智与非理智
迷狂说主张不要理智,但是后期受到很多批判
语言文字、思想理智、感兴灵感的

中西比较诗学 曹顺庆 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