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点评
(1~14为单选题)
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答案: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者。
A.≤80 B. ≤40 C. ≤30 D. ≤20
答案: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B. 抗冲击性
答案: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答案: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答案: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答案:C C30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表示。
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 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 C. 水化铝酸钙晶体 D. 水
答案: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
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中。
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 )变化。
A. 增加、降低和增加 B. 降低、增加和降低
C. 降低、降低和降低 D. 增加、增加和增加
答案:A 混凝土的碳化指的是水泥石中的Ca(OH)2被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生成中性化的CaCO3和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抗压强度增加,碱度降低,收缩增加。
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
A. 速凝剂 B. 缓凝剂 C. 早强剂 D. 引气剂
答案:B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易出现的破坏,就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破坏。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就要减小水泥水化速度及放热量。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少用水泥,使用低热水泥,通过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10. 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 B. 10-20 C. 30-50 D. 60-80
答案:B 根据大量的试验验证,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10-20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11. 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
A. 硫酸钠 B. 木质素磺酸盐 C. 硝酸钠 D. 石灰
答案:A 木质素磺酸盐是缓凝减水剂,石灰会延缓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硝酸钠的早强作用不及硫酸钠。
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 )
A. 适当加大砂率 B. 加水泥浆(W/C不变) C. 加大水泥用量 D. 加石子
答案:A 粘聚性不好主要表现在水泥浆偏稀,水泥砂浆偏少,粗骨料偏多所致。加大水泥用量会加大混凝土收缩和增加成本,通过适当改变砂率是更为适宜的改善措施。
13. ,则砂率为( )。
A. B. C. D.
答案:B
由砂率Sp定义:
Sp==
14.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答案:D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对于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试验及指标。
(15
千字文楷书技术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