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所罗门阿希从众实验.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这项由Solomon Asch为我们带来的入选十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十)
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人云亦云
 
这项由Solomon Asch为我们带来的入选十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天生的喜欢人云亦云——我们时常不假思索地相互模仿对方穿衣的品味、谈话的口吻和态度。但是这种人云亦云究竟到达了什么地步?你是否认为自己可能会在模糊不清的时候否决自己的看法,而去附和别人呢?
 
看看下面的图形。比较左边图中的线段和右边图中的三条线段:A、B和C。这三条线段中哪一条和左边的这条一样长?
  
 
 
 
很显然答案是C。然而在一项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中,76%的人至少一次地否定了自己的看法,而选择了A或者B。到底是什么策略施加了强暴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这项实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设计者,著名的心理学家Solomon Asch设法证明了刚好相反的结论。之前Muzafer Sherif的实验(参见他著名的Robbers Cave
实验)发现了当人们面对判断模棱两可的测验时,他们用别人的判断作为参考标准。
 
这非常合情合理。如果我对于某事不确定,我会去询问别人。但这只是发生在我不确定的情况下。而在我确信无疑的时候情况就颇为不同了,例如当我清楚答案是什么的时候。那时别人的判断就没有影响了——或者至少Asch是这么想的。
 
 
 
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带来了一些男大学生,每次带一个人进入一个房间,和其他8个假冒的被试一起(Asch, 1951)。然后,他们看了和上面的两幅图类似的图形,并作比较。被试被要求说出A、B和C中哪一条线和那条参考线一样长。这个过程重复了12次,期间被试观察了以上图片的改进版。
 
被试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他坐在桌子边的八个人是在玩一个游戏。他们都是同伙,之前被实验者嘱咐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在一半的实验中他们给出偏短的线段作为答案,而在另一半实验中他们则给出偏长的线段作为答案。
 
真正的被试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实际上是在五位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的实验者的同伙之后第六个回答问题的。
 
 
 
令人惊讶的发现
 
实验结果十分引人入胜,而且出乎Asch的意料:
 
在超过一半的试验中,50%的人和“假被试”一样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在所有12次试验中只有25%的被试拒绝受到主流的、明显错误的判断的影响。
 
5%的人总是附和主流的错误观点(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不是么?!)。
 
在所有的试验中平均的附和率为33%。
 
因为对于被试为何附和主流意见感到好奇,Asch在实验后采访了他们。他们给出的答案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都觉得焦虑、害怕别人的反对而变得因顾虑他人的看法而显得不自然。
 
多数人解释说他们和组里其他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是正确的。
 
 有些人说他们附和别人是为了避免引人注目,尽管他们知道组里其他人是错误的。 
 
小部分人说他们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一样的。
 
这个研究

所罗门阿希从众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