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旅游资源美学价值思索.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旅游资源美学价值思索
渝东南地处四川I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结合部。包括黔江、石柱、彭水、酉阳和秀山六个区县。聚居着土家、苗、回、蒙古等14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就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奇秀的山水间铸就了独特的渝东南民俗文化。土家与苗家文化相互交织,与武陵山系文化共同并容于武陵山风光当中,文化特征与汉族地区迥然不同。渝东南文化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异域性是渝东南民族文化资源的突出特色。旅游者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到参与,达到审美享受。本文试分析和阐释了渝东南土家文化所展现的民族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历史文化美、饮食特色美等基本美学形态方面对渝东南民俗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一、自然景观美
渝东南地域辽阔,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表崎岖破碎,气候暖湿,形成众多自然景观;有生长茂密的森林,也有深奥莫测的天坑地缝,域内河流纵横,野生动植物繁多,峡谷幽深,溶洞神奇绚丽。气候温暖湿润,远离城嚣、遭受污染较少,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主要包括武隆天生三桥、天坑地缝等岩溶地貌为主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彭水乌江画廊峡谷风光等峡谷旅游资源,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自然旅游资源,酉阳桃花源溶洞奇观等溶洞旅游资源。自然景观风光旖旎,同时自然旅游资源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更好地体现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二、民族建筑美
渝东南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小寨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前有篱笆,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木材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整座建筑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建筑美学也是旅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渝东南土家吊脚楼,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各个单体所组成的街巷空间,体现出丰富绚丽的建筑装饰艺术,展现着优美柔和的轮廓造型和构架的科学成就,表现着“天人和一”的艺术环境。同时生活在吊脚楼中的土家民族构成的行为景观,蕴含着密切的邻里关系,反映着传统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人的情态与自然景物及社会文化和谐地体现了土家族的生活理想、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表达出一股深深的友情,让人有一种不可自抑的欣赏、支配的内心感受,形成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和物我两忘的审美享受。既体现了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又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这一审美需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民俗风情美
传统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是渝东南土家、苗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它们的可参与性,对游客来说是最具“震憾力”的,是民俗风情美的一种“浓缩”展示。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美学价值思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