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此花不与群花比--古诗词中花的意象.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此花不与群花比 ——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
闻香识花语
你会送什么花?
母亲节
亲戚结婚
老人贺寿
哀悼逝者
花解人语,词人知音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的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有人评价它说“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你认同吗?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对比阅读:
刘禹锡《赏牡丹》与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同为咏物诗, 试比较两者在手法上的异同。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黄庭坚评价: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名花风骨,人花合一

此花不与群花比--古诗词中花的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4.85 MB
  • 时间2018-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