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伦理学论文:医德.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德
年级:第二临床学院05级心理医学01班姓名:凌志甫学号05202010001
住院一个多月花费一百多万,平均每天两万多块,而且患者病史上明显的过敏药也出现在病单上,患者过世后还有化验单出现,记录中患者有时一天输液8000ml,我们不敢相信,患者家属更不敢相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漏百出的问题呢?其实这里面隐藏着当今医学界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医生的道德问题!则是医德问题!
俗话说“医乃仁者”,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如果连最本质的东西都丢失了,那还算是一个医生吗?
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都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
自古以来,重视人的生命是医学界的美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认为一个好的医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大医",才能成为"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我国古代医生择徒甚严,曾明确提出"非其人勿教"。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西方,则有学医期满,按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的传统。
医师角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与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的。林巧稚、赵雪芳、王忠诚、吴登云等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医师既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在上一个事件中那些医务工作者已经严重违背了做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东西了。而且也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所规定的医师的义务。
现在社会上的医患关系是相当的紧张,如何缓解这个紧张的关系呢?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就好像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温暖的问候,这其实已经能够给身在不安中的患者很大的安慰和鼓励了。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技术的

医学伦理学论文:医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