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他是谁?
1
杜甫
蜀相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诵读感知,觅得诗趣
1、解题
“蜀相”,即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亮为“蜀相”。
2、整体感知自读全诗
疏通文意
感知情感(作者之志)
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学科网
学科网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问题探讨,探得诗心
(2)本诗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丞相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在表现形式上是起句设问,对句自答,一问一答中透出对蜀相的思慕之情。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吊古心思的急切。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寻
蜀相20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