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吴文英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梦窗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_
班级:09中文E班姓名:刘婷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梦窗词的意境特色可以概括为“凄而丽”“幽而逸”和“质而幻”三方面,从而强调了梦窗词意境美的几方面特质。
其一,在情感基调上体现出悲情美。梦窗词在情绪渲染上有明显的哀婉悲凉的色彩,这种悲凉有着深广的内涵,它不仅是词人自身的情场惆怅、人生失意之悲,更有对南宋半壁江山风雨飘摇的悲叹,对人生在外力压制下不能自主的深思,许多饱含悲情的词句令人动情和叹惋。
其二,意象及意境的凄美、飘逸和绚烂。梦窗词情感深悲,但并没有颓废绝望之感,也并非呈现出晦暗惨淡的色调,而是在悲凉中流露出飘逸之气,体现出华艳之美。
其三,构思的奇幻。梦窗词虽然典故繁复,语言质实,但构思却非常奇妙,读之有亦真亦幻、惝恍迷离之感。这也使之跳脱了质实的束缚,具有了空灵而迷幻的色彩。
通过分析吴文英词的风格成因和具体艺术表现, 则发现吴文英词具有秾挚绵丽和超逸沉郁的风格特色, 这是吴文英词的主导风格, 也是作者师承多家和时代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吴文英师承清真在南宋便有共识, 与吴文英同时而有交谊的尹焕、沈义父均道出了这一承传关系: “求词于吾宋, 前有清真, 后有吴文英。”吴文英深得清真之妙,清代朱孝臧、周济、冯煦、陈洵等均持此观点。可见,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断定吴文英词追随的主要是北宋的清真词。清真词富艳精工, 典雅婉丽, 创制了一整套知音协律、词法完备的语言艺术技巧, 因而成为强调词艺的典雅词派的开山祖师。吴文英词以清真为蓝本, 惨淡经营, 而又能越其畛域, 自出机杼, 在清真典丽精工的风格影响下选择了一条为南宋词人不喜的密丽蹊径, 在词艺上大加深化, 绵丽之风随之也更具吴文英特色。清真词以艳情羁旅为主, 长于抒写个人愁丝恨缕和男女柔情别意, 注重个性化的情感特质, 不同于温词的客观描写, 所以其情感虽柔弱缠绵但却真挚感人。吴文英情事之悲或在梦境中频闪
, 或在幻境中忽至, 或化为花貌颤袅, 或在山容水态中演绎相遇相知的恋情, 如《忆旧游*黄澹翁》:
“送人犹未苦, 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 阴阴润绿, 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 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 分香瘦减, 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 想系马垂杨, 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 问离巢孤燕, 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 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 残阳草色归思赊。”
此词借送别黄澹翁而抒写一己之情愁。暮春落红、梦里怀思、昔日旧游、今日深愁等均依依幻化而出, 有别离的绵长之思, 有伤老江湖的哀叹之语, 有情事阑姗的愁苦之情。谭献以为深湛之思, 是最善学清真处。这种真挚感人的情意与吴文英绵丽词法相结合便形成一种秾挚绵丽的整体风格。而吴文英对温庭筠、周邦彦等的继承, 更多地是偏重外在的色彩手法与风格, 同时又有所取舍: 吴文英词摒弃了温词的客观冷静而贯以自己独特的情感, 同时又避免了周词的软媚,而能奇思壮采。
吴文英对晚唐五代及北宋词的继承可以主观努力而为之, 但其生活的时代环境和文学环境影响却不是个人所能左右。吴文英生活于南宋晚期, 当时抗金呼声已成过

吴文英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