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历程及下一步工作思考
严刚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
2008年12月27日
汇报内容
大气环保规划发展历程
我国大气规划体系特点
当前大气环境形势分析
下一步规划编制思考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1、大气污染防治历程——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973年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80年代,从点源治理阶段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
90年代以来,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向区域污染控制转变
“十一五”进入二氧化硫单项指标重点攻坚阶段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2、大气环保规划
五
年
环
保
规
划
环境保护“六五”计划
环境保护“七五”计划
环境保护“八五”计划
环境保护“九五”计划
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大气专项规划
酸雨和SO2控制区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3、“九五”大气规划特点
总量控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污染物: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
抓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五小”企业淘汰
总量指标“自上而下”分解,未落实到源
“两控区”概念的提出
实施效果:超额完成指标要求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4、“十五”大气规划特点
全国二氧化硫、尘排放量削减10% ——严格
突出“两控区”污染防治,制定专项规划,SO2削减20%
总量指标分配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环境容量空间
——“两控区”要求严格;海南、西藏、青海总量指标高于2000年排放水平;云南、陕西等7省削减率低于4%
实施效果:指标均未完成
实践表明,仅在“两控区”内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不能根本解决酸雨污染问题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5、“十一五”大气规划特点
全国范围内加大二氧化硫控制力度
突出重点,二氧化硫单指标总量控制
加强考核,首次签订目标责任书
电力行业“计划单列”
统一分配绩效值,减排任务落实到源
一、大气规划发展历程
二氧化硫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
计划2008年底减排6%以上
二、我国大气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特点
规划定位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而非清洁空气规划
——美国清洁空气战略规划;欧洲清洁空气计划
规划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强调总量控制目标
规划任务过于依赖行政手段,经济政策的运用较为欠缺
规划注重传统污染物控制,对新型污染物重视不足
能源政策与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结合不足
——节能20%,节能调度
三、当前大气环境形势
1、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2007年,%
PM10和SO2的浓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6倍
大气规划-环境科学年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