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流派.ppt外语教学法流派
——小英教法
全身反应教学法
A
交际法
B
情境法
C
听说法
D
认知法
E
任务型教学法
F
目录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 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Asher认为,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与小孩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即对外语的学习,小孩先用身体反应,然后用语言进行反应。
:Asher认为,语言学习时,理解能力产生于表达能力之前,语言技能的获得首先是通过听,然后再转换到其他技能。语言主要是口语,大多以具体名词和祈使动词呈现。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为命令句。
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听力理解领先,理解先于输出,
并认为在理解与输出之间有一段沉默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训练儿童听的技能,不要强迫儿
童开口。儿童通过对听到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内化目标
语言的结构和内容,然后到一定时候自然会开口。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活动以"听一做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儿童通过用身体对教师指令的动作进行反应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4)全身反应法的顺序安排如下:
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儿童一边听一边观察。
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儿童跟着做。
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儿童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
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儿童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让个别儿童说指令,教师和其他儿童一起做动作。
3. 不足
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用TPR来表述。这种方法不是一套完整的方法,只作为一种供听力输入和身体反应等的教学活动被融于其他教学法之中,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被认为不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外语教学法。
全身反应法以儿童在感官基础上的运动为主,容易引起儿童的兴奋,该方法使用的分寸和时间如果未把握好的话,会给教师对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常规纪律的维持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 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儿童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体系。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由于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最根本的功能,所以,功能法又叫交际法(Communicative Method)。语言功能主要指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即从表达的思想内容出发,表示询问、请求、邀请、介绍、同意、感谢和道歉等意念(notion)。
:语言不只是某种形式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规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
2.(交际)功能法的特点
功能法认为以前的教学法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主张让教学过程交际化,把言语交际作为外语教学的全部出发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功能法的教材内容选取的是真实、自然的言语,而且是根据功能、意念等要素来选择的,而不是根据语言形式。
教学中为不同小组确定不同的目标。练习形式多样,采用二人、三人、小组和全体的相互交流形式。
3. 交际(功能法)的教学过程
功能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三大环节
1)展示语言材料
2)学习和操练
3)自由交际及表达
电视英语教学片《跟我学》
(功能法)的评价
注重培养儿童的交际能力,做到了学用结合。
但功能法过分重视语言的功能而忽视语言的结构,
使儿童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较为薄弱。
外语教学法流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