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兰州
巍巍高原城,悠悠沧桑史。
工业绝地起,古城迎新春。
市容展风姿,山河变新颜。
文教春意浓,科研结硕果。
商业百货稠,服务创一流。
果香飘金城,瓜甜誉九州。
名胜风光丽,古迹灿如星。
山河多壮美,明日更绚丽!
一、兰州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兰州地处祖国陆域中心,黄河上游的陇中高原区,地形主要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大片河谷盆地、绵延起伏的山地和沟壑纵横的黄土梁峁构成。城区海拔1520米,黄河水系自西向东纵贯城区,形成了兰州市“两山夹一谷沿河带状的地形特征”。
城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干旱现象突出。。C,,无霜期180天。兰州常年多偏东风,风速小,静风天数达50%以上。
2、社会人文条件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第一城,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秦筑榆中县城、西汉筑金城县城,至今已2200多年的历史。兰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北交通枢纽,“联袂西域,襟带万里”,是增进东西文化交流的要道。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批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兰州市已经发展成我国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区域中心城市。
二、兰州的形成及古代城市发展概况
秦汉时期,城市职能以防御为主
隋唐时期,城市经济职能加强,成为交通要道
明清时期,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榆中是蒙恬十秦始皇33年沿河筑城所建之县,是沿河44县之一,与狄道同是秦王朝最西边的县,属陇西郡。这是今兰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此时,今兰州市黄河以北地区尚未归入版图,还是戎狄族的游牧区。
隋之兰州(以皋兰山命名),大概奠定了今兰州市范围。
隋代,兰州或金城郡皆治子城县或金城县,不治五泉县。炀帝改兰州为金城郡,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地位未变,仍在苑川河下游。
唐初废金城县入五泉县,兰州领五泉、广武、狄道3县,州治五泉县。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升狄道县为狄道郡,后改临州。兰州领五泉、广武2县,辖地更接近今兰州市地域范围。据《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定宇记》记载,兰州境东西2l 7里,南北617里。
明代兰州属陕西布政使司临洮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兰州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九月,复
升兰县为兰州,兰州辖地包括今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区和黄河以北的皋兰县,与庄浪卫东境为界。
兰州城市的发展历程与规划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