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报告人:张楠
王佳宁
杨广磊
01
一、手性分子及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手性(chirality)是三维物体的基本特性。如果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重合,该物体就称为手性物体,这两种互成镜像的形态被称为对映体。
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s)的立体构型即为对映体结构。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分子手性识别在研究生命活动和生命物质产生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手性分子及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06 五月 2018
4
1815年布劳特发现樟脑、月桂油等具有旋光性,建立liot-savart定律。第一个研究旋光性的人
1848年巴斯德通过缓慢蒸发结晶外消旋酒石酸钾氨溶液得到两种对映体。后来,通过化学法和微生物拆分了对映异构体。
Fischer发明了氢氰酸和糖的反应,得到了不同比例的氢羟化物异构体。
2001年诺尔斯、夏普雷斯和野依良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了某些手性分子可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为合成对人类有用的重要化学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非生物法
不对称合成法制备手性化合物
手性源合成
选择吸附拆分法
结晶法拆分
化学拆分法
动力学拆分
色谱分离
生物法
利用水解酶类
微生物或酶直接转
合成方法
不对称合成
前手性原料
目的产物
不对称
生物催化
化学催化
不对称合成
手性中间体
生物反应器
产物
底物
产物
手性化合物
水 or
有机溶剂
底物
潜手性化合物
E
E
E
E
E
E
E
E
E
E
E
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法:是利用生物细胞的提取物也就是各种生物酶或者是直接利用活性生物细胞催化反应的方法,它的产生是由于生命科学的巨大进步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生物催化的活性物质是酶,酶几乎都是具有单一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少数属于核酸类物质,能够催化多种反应
手性化合物
非手性化合物
充分利用生物催化技术的优点、特点
更多更普遍地应用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制备手性化合物
建立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手性化合物或其中间体的技术平台
对手性化合物或其中间体的平台技术进行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
揭示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规律
合成一系列新的手性化合物或重要中间体。
★应用不够
★缺少技术平台
缺少高立体选择性的生物催化剂
反应类型有限,底物结构有限
反应的对映选择性不尽理想
对生物催化反应过程缺乏了解
手性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