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有闲社会:休闲论-论休闲On Leisure Theory and Practice
陈光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不动产学院教授
******@igsnrr.
一、世界普遍性的劳动者新权利,广大劳动者有了休闲度假的时间和能力
世界普遍性的大众的度假休闲和旅游
杭州的休闲度假节
中国的假日经济和节日度假黄金周
朝气蓬勃的旅游度假休闲产业
第一节休闲度假是人类社会进步
从西欧竞争,权利和义务。
其他国家(澳洲、拉美和发展中国家)不容易学习。
西方国家大学教师的 study leave
世界普遍的五天工作制,有薪假等制度的推行。
和一个香港个人旅游者的对话:11个月属于老板,放假这个月,属于我自己,出外旅游,享受生活。
旅游休闲的服务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产业,拉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财富流、文化流,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新动力。
二、世界旅游休闲的服务已经成为重要产业
三、休闲:人类文明的进步
闲与劳,休息是劳动者的权利
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六天工作制,五天工作制,四天半工作制,假期制度,节日,有薪假等,
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将使人们有更多属于劳动者的自我支配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
“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
一、回顾人类有否闲暇时间的历史
为生存而艰辛劳动的生产力低下时期,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劳动经常是痛苦的事情,还不是“乐生要素”,打猎、放牧、种田是为了谋生—(现在的农民工经常超时劳动:>10小时/天,6天/周;)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已经不为吃穿发愁,社会上大多数人确实有了休闲时间,五天工作制,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假期黄金周,新年、还有其他的节日;学生更长的假期;妇女/男人产假;婚假;探亲假等
有人提出端午节、中秋节也要放假
高温(>36°C)休息
强制性休息:节假日加班双工资,三工资
第二节普遍有闲社会的到来
二、社会传统对休闲/休假的误解和偏见需要更正
闲人多事故
游手好闲
闲生事非
玩物丧志
闲情逸致
闲庭散步
闲杂事情
多管闲事
闲得没有事做
休闲人群
休闲产业
三、普遍有闲社会快速到来
科学技术/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农业一个农民可以养活80人以上,一个工人可以生产的商品满足200人以上;或者一个人工作每年30天从事物质(工业或农业)就可以满足他/她一年的物质需要,其他时间可以自己另外安排。社会有更多的有闲人/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第三产业/科研/娱乐)
有闲社会,玩的好的人的收入比劳动好的人的收入高:社会要养一批打扑克、打麻将、下围棋的人
有闲社会要养一批能使人快乐逗笑的搞笑高手
对闲暇时间利用的选择应当受到尊重
第三节休闲文化研究
一、休闲学的兴起
关注休闲
研究休闲
讨论休闲
休闲生活设计
休闲服务
休闲文化
休闲经济
休闲学专家
二、休闲—享受美好的新生活
休闲度假
休闲娱乐
休闲购物
休闲洗浴
休闲服装
休闲经济
休闲产业
休闲文化
休闲聚会
休闲派对
休闲山水
休闲旅游….
三、劳动创造财富,为谁劳动?为谁创造?出卖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的价格
劳动者为自身生存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
自愿或不自愿的劳动者追加的额外劳动时间(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
对财富的追求:对剩余劳动的无限追求,延长工作日)
马克思:“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
劳-闲问题: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问题
第四章 有闲社会:休闲论-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